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养心殿鑑藏宝
鑑藏宝玺:八徽耄念之宝
鑑藏宝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鑑藏宝玺:笔花春雨
鑑藏宝玺:即事多所欣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作者款识;作者:王炳;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行楷书;全文:臣王炳奉敕恭仿赵伯驹笔意。印记:臣、炳

主题:

主要主题:经史‧故事 桃花源记主要主题:山水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建筑房舍 ;其他主题:人物百姓 ;其他主题:山水田畴 ;其他主题:山水瀑布 ;其他主题:山水江河、湖海 ;其他主题:山水石壁、岩洞 ;其他主题:山水溪涧、湍泉 ;其他主题:山水烟、雾 ;其他主题:花草桃花 

技法:

工笔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一册,页9-12 参考书目: 1.王耀庭,〈清王炳仿赵伯驹桃源图〉,收入王耀庭编,《渊明逸致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8年初版),页102-103。2.王耀庭,〈清王炳仿赵伯驹桃源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文学名着与美术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年初版),页145-148。3.本社,〈清王炳仿赵伯驹桃源图〉,《故宫文物月刊》,第66期(1988年9月),页1。4.陈衍志,《清 王炳〈仿赵伯驹桃源图〉研究─兼论乾隆朝画院的设色山水创作》,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内容简介(中文): 王炳的生平资料相当缺乏,乾隆(西元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时供职于宫廷画院。这幅仿古作品,山峰树石的画法皆趋于规格化,把层层叠叠的山峰,用接近几何的造型画出,色彩是鲜豔的青与绿和赭石石色,互成对比,富有浓厚的装饰性趣味,让人把桃花源的故事,引起仙乡灵境的联想。王炳的画风,设色浓艳,细部不辞繁琐,正是当时宫廷绘画的特色。 内容简介(英文): Little is known about Wang Ping, a court painter during the Ch’ien-lung era (1736-1795).The fisherman appears more than once in this story, such as the cave and being greeted by the villagers. In this copy by Wang Ping, the trees and rocks all appear as patterns as the layered peaks form geometric shapes. The ochre coloring contrasts with the bright blue and green, giving this work a highly decorative effect. The coloring also associates the utopian overtones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here with the Chinese concept of immortality. The bright coloring and fine brushwork of Wang’s style correspond to those of 18th-century court painting. 研究性论着: 王炳,是一名受业于张宗苍(1686-1756)的清代宫廷画师,里籍待考。本卷为「臣字款」且题名「仿赵伯驹」,这是做为一个宫廷画家奉命所画。关于王炳其人,正如多数的清代宫廷画家一样,没有详细的生平资料,但由于画上的题记系有年款,因此仍能约略的了解他任职的时间。如院藏的王炳〈仿赵伯驹春山图〉,上面便有乾隆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仲夏的题记;另着录于《石渠宝笈》中的纪年作品,还有他随着皇帝到避暑山庄驻跸时所绘制的〈恭绘避暑山庄中之秋景〉以及〈松岭蟾辉〉,丁丑(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及〈山楼晴眺〉,庚辰(乾隆二十五年,1760)(注1)。因此能确定王炳在任职于宫廷的时间,是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三年间。胡敬(1796-1845)于《国朝院画录》注乾隆题王炳〈仿赵伯驹春山图〉诗中言及:「王炳为画院学手中可造就者,惜才成艺而殁。」可见王炳在《御制诗》三集成书时,即已故去,但他的画艺已经受到乾隆讚赏。(注2)纵览这本〈仿赵伯驹桃源图〉长卷的布局,可分为五段:第一段:由卷首至山洞口。起首处双松乔立,河流两岸,桃花落英缤纷,崇山连绵起伏,白云冉冉升起,河流尽头处,为岸边的一处洞穴,洞前停一舟,洞中见一人,即为武陵渔夫。第二段:山洞口之后到山顶凉亭。过此洞仍见一水流,水上有一艘捕鱼的小舟,河岸上,稻田、人物往来其间,远山白云横锁缭绕。第三段:山顶凉亭之后到双层大宅院之前。在山林密荫处,可以看到这位外来的武陵人与村中人会面、村人闻讯前来的情景。第四段:一双层大宅院到宴客所。其间可见乡人愉悦地往来于路途,其乐融融。第五段:宴客所之后到卷尾。画山石密林,崇山溪涧,一人(武陵渔夫)独自眺望。这幅仿古作品,山峰树石的画法皆趋于规格化,几何形的皴法,鲜豔的青与绿和赭石互成对比,富浓厚的装饰性的趣味,在故事的发展上,也令人引起仙乡的联想。王炳在画中试图以相当多的皴线来表现山石的量感,他以墨线勾勒山石外型之后,再用石绿染过,复以更深的石绿在其上做出皴线的效果。其皴线多半采短而有力的表现方式,并且有秩序的不断重复,这种皴线在〈仿赵伯驹春山图〉中也可以看到,但表现得更加细致。王炳这种皴法显然是「马牙皴」,意指用墨线勾勒轮廓,之后填上石青石绿,有时还要在山脚部分以泥金加以装饰。(注3)
文章标签: 赵伯驹 王炳 乾隆 宫廷 主题 资料

猜你喜欢

董邦达等五家山水册-王炳山水页
清王炳松路仙岩 轴
清王炳云峰烟树 轴
清王炳山村烟雨 轴
清王炳画天平山景 轴
清王炳画澄波月泛 轴
清王炳画山水 册
清王炳画山水 册 松巖
清王炳画山水 册 柳溪
古代景观册页(山水册页)
关夫子像赞拓本
自画像
桃园图
山水册页
富贵双全图
仿唐寅秋林书屋图
鹦鹉戏蝶图
法界源流图
0.1199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