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色彩:
浅设色装裱形式:
轴创作时间:
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文字类型:
质地:
本幅纸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作者款识;作者:丁观鹏;题跋位置:本幅;款识:乾隆十三年(西元一七四八年)五月。臣丁观鹏奉敕恭摹仇英;书体:行书;全文: 印记:臣观鹏、恭画主题:
主要主题:经史‧故事 ;次要主题:山水奇石 ;次要主题:人物高士(士人、隐士) ;次要主题:人物仕女 ;次要主题:人物侍从(侍女、童仆) ;次要主题:树木柏 ;次要主题:树木梧桐 ;次要主题:建筑亭 ;次要主题:建筑庭院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树木棕榈 ;其他主题:树木芭蕉 ;其他主题:树木竹 ;其他主题:树木松 ;其他主题:建筑栏杆 ;其他主题:建筑池水 ;其他主题:器用文玩(琴棋书画) ;其他主题:器用文房用具 ;其他主题:器用花器 ;其他主题:器用饮食器壶;其他主题:器用家俱(屏风)桌、椅;其他主题:器用香炉.火盆技法:
工笔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四册,页185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21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三册,页121-122 内容简介(中文): 丁观鹏于雍正四年(1726)进入内廷,至乾隆画院时渐有声誉,在乾隆六年(1741)获得「一等画画人」的头衔,乾隆三十五年(1770)因病离职后未有其他活动记录。丁观鹏于乾隆朝绘制大量摹古作品,此为其中一作。所仿效的仇英西园雅集图,现仍藏国立故宫博物院,从人物脸相上看,并非仇英原蹟,而是后人倣作。该画上乾隆题诗中并未提出倣作之议,但对于全画仅以白描画成,却有意见。所谓「底须着色求形肖」,而这就成为丁观鹏摹作的最大工作。构图上,丁观鹏几乎全般照抄,仅略将画面右侧湖石稍稍放大,以添雅集活动的空间。但一反白描风格,而在人物以及部份树石、布景上敷色、增染,确实远较原作淡雅清新,显示这类摹古作品,并非仅是古法再现,而是借以增添新意。(陈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