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元故朝散大夫河间等路都转运塩使司副使冯公墓志铭有叙。从仕郎襄阳路枣阳县尹兼管本县诸军奥鲁劝农事馀贞撰。儒林郎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孟㧑书丹。奉训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燮理溥化篆盖。公讳祐。字天祥。世居京兆。由祖父而上皆为宦族。世多闻人。故关中之称名家者必曰冯氏。公生而聡敏颖拔。特异于诸子。及长知读书为文。以才能受知当时。辟为四川行省掾转掾江西。以资格及例擢尹武昌之通城县。未几湖广行省缺掾史。议者谓其地大物众。号称难治。非强明清慎不足以佐蕃宣之重。克当其选者惟通城冯尹乎。乃罗致之。公既领事。梳分爪剔冗去浊汰。阖省相庆。称为得人。时平章公答刺罕将朝京师。询于众曰。孰能相我入觐于朝者。吾与之倶。左右未有胜其任者。皆曰才干通济不愆于仪。莫冯掾若也。佥曰可。公亦为然。遂偕往。既至。中书亦闻其贤选。充左司掾。寻授承直郎陜西行省都事。未満陞奉训大夫知南阳府嵩州事。五年官以之治。民无怨言。罪无寃狱。去之日父老士夫相与赍咨涕洟。遮道不得行。如赤子之失父母。既不能忘。则相与伐石刻碑以彰厥美。至今东南行而过是州者。犹言公之善政善教焉。继以奉议大夫除尚书寳钞库提举。改江州路同知。命下倶未任陞朝列大夫。调辽阳行省左右司郎中。其所裨賛善猷居多时。朝廷以经赋为重。毎难其人选。为河间等路都转运塩使司副使。官朝散在任以疾弗起。享年五十有八。子男三人。长曰集义。早世。有子一人。闽海道帅府奏差济也。次克己。以遗泽廕。始授枣阳县主簿。今承务郎福州路福宁州判官。次守约。孙男三人。孙女一人适西台中丞何公仲博季子问道。寔克己女也。公娶员氏。后公廿六年而卒。夫人令徳楷范。以勤俭相夫子。以孝谨事舅姑。御下待人动合礼度。以后至(元)六年十月。卒于福州懐安县之寓舘。享年八十有一。克己将以至正二年四月初九日己酉扶柩归葬于咸宁县凤栖原先茔之次。乃谋于济。及弟守约曰。(吾)与汝不幸而父母弃背。非讬纪述以勒贞珉。其何以发潜徳之幽光。昭告子(孙于)无穷哉。昔者吾以主簿并仕枣阳。今馀君以进士継尹兹邑。吾讬交焉。宜冀垂不朽。乃以状来示贞予生也。后于运使公未尝有一日之雅。百里而近公之遗爱。至(今)未泯。私窃慕焉。及来枣阳。又与福宁君不敢辞。乃摭其状而系之铭。铭曰。其源。既才且文。廼国之贤。子孙其庆。享。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大夫 行省 主簿 父母

猜你喜欢

1915年章太炎自题墓碑字轴
元王烈妇碑
刘章墓
元武当山灵应万寿宫圣旨碑
元故胡君墓志铭墨拓本 轴
元圣旨碑拓片
元延祐大龙兴寺祝延碑
元泰定祖师在法性六祖像古像
元张弘范碑残石
元彰德路儒学营修记
元至顺刻本汉校官碑释文剪裱拓本一册
元竹公神道碑
元泰定造像
元 兰亭十三跋拓本
宝晋斋帖
元赵孟頫书佑圣观碑拓本
元圣旨碑拓片六件
元故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答里麻世礼公墓志铭墨拓本 轴
0.7312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