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经折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赵孟頫书。闲邪公家传。聊城周驰譔。吴兴赵孟頫书。闲邪公李姓。讳秉彝。字仲常。世家大都通州潞县。祖以上皆力田。至讳瑀。字国宝者。仕金朝为怀远大将军。以癸未岁生。公幼而沉毅。见人倨坐。辄色变。由是众异焉。颖悟好学。七岁诵书日千言。十岁能习古篆隶。年二十馀谒行省。粘合公即致公会掾曹。未几迁都事说。粘合曰。金亡人村。无所附丽。天下初定。宜拔其尤者为朝廷用。粘合用其说首聘王先生。磐授子弟经。于是士大夫相继登粘合之门。实自公发之。参议王父统投书粘合。请立河南省曰。距河以持南北之势。聚财以结上下之交。可以成事。公明其邪说。愿勿听。既而父统果败。迁员外郎。己未。世祖以潜藩伐宋。公从渡江将士入鄂州孟少保家。争取金帛。公独收书万卷以还。中原兵火后。人家少藏书。至是远近学者诣公借读。无虚日。文风渐起。中统壬戌。迁中兴等处。行省郎中。时浑都罕甫。平民艰食。公奉旨赈恤。玉门以东。全活者无数。至元甲子。从四川陕中。苦司竹之政。奏罢之。迁太中大夫。佩金苻为彰德宣课运使课聚擢尚书户部侍郎。庚午秋中原蝗。公衔命往捕。有不尽心。听以军法从事。公讫事未尝有所掺切。明年京师饥。朝廷用公言。发廪。又明年。鱼儿泊饥。公亦被命济其民。出为都提举漕运使。御河数千里。不半载饷百万石。中台察廉能。奏授陜西按察副使。巡行灌州。故有李公堰。当三江口。遇水漂悍辄坏。岁调夫脩完。民以为病。公以为筑之坚可。巳患。父老以壅遏涨势。则恐为成都害。公令投石水中。问曰。水从石上过耶。石下耶。皆曰。流石上耳。督有司三月堰成。自是大水至冒堰。上行无所壅。旱则潴以溉田。为至今利。丁丑除江州路总管。属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军既动。被俘者众。公邀诸津诘。无辜千馀人。悉纵遣之。黄州叛。九江戍卒仅五百。北来商旅亦授兵。登陴单弱甚。吕师龙新降。为招讨使。拥精骑千百。公使捍御。不听。夜登庚楼。遥望小舟。顺流下。逻获七人。自黄来持叛书期师龙。以五月十六日为内应。公即访其计议。陈文彬偕至师龙所。谕以利害。师龙与其麾下自誓不知情。公曰。审尔。何不分兵守城。师龙如公言。九江遂无警。其兄师夔自江西奉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奴婢十人为谢。力却不受。义门陈氏苦县吏贪酷。戕吏卒。公曰。非叛也。密遣其姻党夏德叟招抚之。阖族千馀口皆得免。迁湖州总管。踰年。又徙常德。沚江泛滥。立堤匮以制湍浪。民免垫溺。官种柑橘五百株。以代民贡。岁歉黜。同僚议不俟命。开仓救饥者。武陵之人立碑以颂遗爱。癸未。陞通议两浙转运使。去民之不便者。而课旨办转正议。除工部尚书。居半载。复为两浙转运使。兼杭州诸色课程。及市舶前同知纳速刾丁。倚权臣势夺公职有旨。理筭欲因以诬公。卒不得豪发。私群小讋服。归道镇江。寓鹤林坊。丁亥四月以疾卒。年六十五。公自癸丑徙居彰德南薰坊。遂葬临漳。子四人。长次棫次梓次。棣公仕安阳时。聘缑山杜先生英。率僚吏讲学于思义堂。来九江。礼其乡先生袁公。枋牟公镕故崇政殿说书。陈公有宗湖州。则故端明殿学士。陈公存故参知政事。文公及翁皆请以师道主学校。使时人矜式。公辨问不倦。有所自得。尝名斋室曰。闲邪或求为吏。以东坡颖滨二先生手书奏议三十册。为献公曰。赂可受乎。平生不有玩好。戒子孙曰。凡物之罕得者。我独有之。必有奇祸云。赞曰。中统至元之初。人村众矣。当是时。战胜攻取。海内向平。盖必有知。立国之意者。相与弥纶于其间。如公可一二数也。诗曰。质尔人民。谨尔侯度。今之古人哉。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30、424
文章标签: 九江 彰德 中原 行省 总管 湖州 公言 先生 师龙 赵孟頫书

猜你喜欢

水仙图
墨兰图卷
岁寒三友图
红衣西域僧图
鹊华秋色
蜀道难
饮马图卷
竹石幽兰图
双松平远图
行草书盛制帖页
张季明帖 纸本
宋四家小品 冊5、蔡襄 尺牘
自书诗卷
彦和帖 行草书纸本
苏东坡 墨竹卷
行书杜甫诗
箧中帖行草书纸本
山堂诗帖
0.1324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