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第一则)本纪第四五定本净本并分付。第六已下。如未取得速取之。恐妨点对。来日局中相见也。脩拜白。(第二则)脱错多。将定本卷子细对。净本候来日商量写。

印记资料:

收传印记:大观(重二)
收传印记:赵氏子昂
收传印记:文征明印
收传印记:也园索氏收藏书画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吴寛;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成化十七年(西元一四八一年)四月。辛未长洲吴寛谨题。;书体:行楷书;全文:此欧阳文忠公修唐书纪表时二小帖也。黔阳令陈君坚远。得以示予片帋数字。于史事无大关系。而后世独加爱护。终不落蛛丝煤尾中。非物也。人也。成化十七年(西元一四八一年)四月。辛未长洲吴寛谨题。印记:吴寛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祝允明;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正德己巳(西元一五0九年)长洲祝允明记。;书体:楷书;全文:慕其人而不见。则思见其书。慕其书而不见。则思闻其言。同时世者。亦然也。况后学于昔贤钜公。相望千载。音仪已绝目矣。徒得其言而诵之。犹参侍几杖。乃获其手笔而瞻玩之。宁不大慰乎。与文忠公同时。如苏黄诸公字。学者亦多见。独公书绝少。此二帖为公作唐史时。与局中同事者为故。黔阳大夫陈君所藏。黔阳之子进士君。鲁南出示。反复敬览。系记时月。亦曰幸慰素心。若得见公面目。一翻云尔。正德己巳(西元一五0九年)长洲祝允明记。印记:枝指生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文征明;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正德八年(西元一五一三年)酉癸秋九月十又六日。后学衡山文征明拜手谨题。;书体:楷书;全文:欧公尝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日便为故事。且谓古之人皆能书。惟其人之贤者。传使颜公书不佳。见之者必宝也。公此二帖。仅仅数语。而传之数百年。不与纸墨俱泯。其见宝于人。固有出于故事之上者。正德八年(西元一五一三年)酉癸秋九月十又六日。后学衡山文征明拜手谨题。印记:停云生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收藏着录: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63-266
文章标签: 印记 西元 书体 题跋 文征明 黔阳 全文 后学 楷书

猜你喜欢

行楷书灼艾帖卷
行书诗文稿
行楷书灼艾帖卷
行书诗文稿
欧阳修行楷书灼艾帖卷
北宋 欧阳修 行楷书灼艾帖卷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八) 册 宋欧阳修书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八) 册 宋欧阳修书致元珍学士尺牍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八) 册 宋欧阳修书付书局帖
次辩才韵诗行书纸本
行书社甫 可揭裱宣纸汇文堂
赤壁赋绢本
寒食帖
尺牍纸本
自书诗卷 全卷
留简帖纸本行书
宋四家小品 冊1封面
纡问山堂帖
0.204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