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前副叶纸后副叶纸

释文:

孝经定本。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曾子辟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繇生也。复坐。吾语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脩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二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诗云。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敶之以德义。而民兴行。身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懽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旤乱不作。古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徳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内。各以其軄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是以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它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它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君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敬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孰能顺民如此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应感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丧亲章第十八。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慼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敶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终也矣。右经十八章一千八百二十七字。

印记资料:

收传印记:荇农珍赏
收传印记:古歙程绍隽图书
收传印记:梁章钜鑑赏印
收传印记:长沙周氏
收传印记:周寿昌印
收传印记:兰陵缪氏珍藏
收传印记:巢松卧雪
收传印记:瀹蕃鉴赏
收传印记:文学侍从之臣
收传印记:神品
收传印记:思益堂
收传印记:雪艇
收传印记:王世杰印
收传印记:雪艇珍存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作者款识;作者:黄道周;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楷书;全文:大学说。本乱末。不可治。中庸说。声色于化民。末也。此章说。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其所因者本也。终言生民之本。尽矣。有子孟子所言。为仁守事。皆从此出。原本只是看身。即是亲亲。即是天。享祀明堂。与立名立教更无两义耳。辛巳(一六四一年)秋深黄道周再书于白云库下。印记:道周私印、幼平、四事未能、三公不易签王雪艇封面 ;书体:楷书;全文:黄石斋狱中墨蹟。印记:雪艇题籤周寿昌前副叶 ;书体:隶书;全文:黄石斋先生孝经。(隶书)。真迹神品。(楷书)。印记:长沙周氏、荇农鑑赏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周寿昌后副叶第一开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春仲月望日。后学周寿昌谨识于武昌客舍。;书体:行书;全文:崇祯辛巳。公以言事被谴。逮诏狱。缚系刑曹。拜杖后。血肉淋漓。日据败几写孝经。或楷。或分隶。凡百馀本。每本后有跋。每跋文各异。无一同者。此其第十七本。白云库下即比部。世所称白云司也。孙退翁庚子消夏记云。留得两本。一楷。一小分书。并两跋俱录入记后。计此外尚不下百本流转人间。每留心访求。竟未一遇。岂名山之藏俱什袭未出耶。抑屡经兵燹。尽付丁甲。取归天上耶。予客困无俚。近赋悼亡。小步街头。寻估人罗姓。访皖中近事。见其枕畔置一匣。问何物。曰。此楷书一册。黄某作。非佳品。伊盖不知公为何等人物。又自耻为不知。聊以不经意之语复予也。予亟取略观之。即收入匣。曰。何不以给予。当为君备酒资。罗许诺。予遂捧匣以归。归时。与舍弟筱楼。寿棋焚香浣手展拜同观。见其精劲严整。体兼篆隶。一望而知其刚大之气塞天地而无间也。球图至宝。得之薢茩。穷途自慰。不枉此生。谨珍重以示后来。不但以翰墨奇缘自矜眼福已也。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春仲月望日。后学周寿昌谨识于武昌客舍。印记:寿昌、荇农、宝唐阁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周寿昌后副叶第一开二月下浣三日。长江周寿昌再识。;书体:行书;全文:月前厉伯符方伯以王文成公手书君子亭记文一卷属题。谨缀赞一首于后。越十日。幸得此册。又数日。复得范文正公手书诗幅。系藏吴中王氏五松园。曾经御览三次者。三公俱绝世人品。不但以书名千古。敬挹清芬。如亲謦欬。似过去生中。于有道名贤。缘分不浅。敢不廪廪焉刻自勉励。以无负先贤垂委之意也。夫特牵连书之。以志奇华。二月下浣三日。长江周寿昌再识。印记:荇农氏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罗惇衍后副叶第一开同治乙丑(一八六五年)且月朔越八日壬寅。后学罗惇衍敬观并题。;书体:行书;全文:致身之义。见于封章。牛骥一皂。乐不改常。移孝作忠。尽忠由孝。风后来人。是则是傚。款。同治乙丑(一八六五年)且月朔越八日壬寅。后学罗惇衍敬观并题。。印记:罗惇衍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毛昶熙后副叶第二开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丁卯五月晦日。覃怀后学毛昶熙敬观并识。;书体:楷书;全文: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丁卯五月晦日。覃怀后学毛昶熙敬观并识。印记:鹿泉山人、銕如意馆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袁保恒后副叶第二开同治丁卯(一八六七年)九月项城后学袁保恒获观敬跋。;书体:楷书;全文:尝读明史先生本传。至劾杨嗣昌。陈新甲两疏。及召对时。抗论嗣昌语。歎其反复辩论。慷慨激昂。字字皆孝经精义。具见先生立朝根本。今观此手蹟。乃狱中所书。且先生以崇祯庚辰四月系狱。至辛巳秋深已一年馀矣。书是经至十七本未已。殆所谓造次颠沛必于是者耶。又每书一本后必有跋。跋语四通六闢。皆推阐孝经义蕴。实见天地间万事万理无非一孝字所贯彻。盖其所得者深矣。馀家旧藏先生山居诗四十首。笔力生劖。想见凛然大节。今此卷气静神恬。缧絏之中无纤微愤惋不平之意。抑可以觇先生所养矣。宜为荇农前辈所宝也。同治丁卯九月(一八六七年)项城后学袁保恒获观敬跋。印记:筱坞、诵芬室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诗云 印记 天下 全文 楷书

猜你喜欢

小楷 孝经颂纸本
答诸友诗卷行草绢本
自书诗卷 行草书
黄道周楷书张溥墓志铭卷
黄道周行书途中见怀诗轴
松石图
明黄道周楷书诗轴
明 黄道周 行书米万钟墓表卷
倪元禄,书信(1998-92.1部分副本)黄道洲,信
书扇页纸本
致若容札(卷)纸本
书扇页纸本
《草书手卷曹植诗四首》
临乐毅论
小楷泥金波罗密多金刚经(全)
行书千字字
行草墨稿
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