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刘墉行书诗轴》是清代刘墉创作的纸本诗轴。

《清刘墉行书诗轴》内容为:野水参差落涨痕,踈林攲倒出霜根。扁舟一櫂向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老松烧尽结轻花,妙法来从北李家。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 [1] 

书法赏析

刘墉学古不追求外表的形似而注重用笔之法。起笔喜用藏锋,转折处用偃笔作折锋,字形丰满圆润,内中骨力强劲,犹如棉里裹铁;用墨于润中见枯,拙中见巧;结体疏密有致,点划轻灵多变,气韵苍

遒。清人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指出刘墉的书法特征:“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可谓中的。康有为也高度评价刘墉的书法成就:“力厚思沈,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

作为刘墉书法的代表作,这件作品体现了上述多种特征。所书内容取自苏轼二首诗“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见《全宋诗》卷十八;“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见《全宋诗》卷二十三。 [1] 

作者简介

 刘墉(1719~1804年),清朝书画家、政治家。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2]


文章标签: 刘墉 书法

猜你喜欢

节书远景楼记
刘墉行书论书轴
刘墉行书临米帖轴
刘墉行书诗轴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刘墉行楷书诗文卷
刘墉楷书七言诗册
铜鼓鸟纹水缸
圆方瓶
山水十开
柳塘双鹭图纸本
桃潭浴鸭图
疏树归禽图
花卉山水-12
三希堂记意图
猛虎图轴
芝昜东湖图卷
拟古山水册
0.155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