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三孔铲,长27厘米,宽16厘米,厚0.8厘米。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铲为梯形,青黄色玉料,有较重的赭色斑。片状,宽端有刃,刃自两面磨出,窄端中部有一孔,旁有二孔。铲的表面光滑,造型规整,边线平直,表现出较好的加工技术。据山东大学刘敦愿教授介绍,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日照县两城镇的中医刘述祊先生得到了同埋一坑的5件玉器,三孔铲即其中的一件,于1957年入藏故宫博物院。此玉铲制造精致,无砍砸使用痕迹,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玉礼器。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1992年撤县建市)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几种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续,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龙山文化陶器有黑陶、灰陶、红陶、黄褐陶和白陶等,造型有鼎、碗、罐、甗(yǎn,音掩)、鬶(guī,音轨)、盆等,制陶工艺水平比仰韶文化有很大提高。黑陶是该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以致有人曾将该文化称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是陶匠们用快轮拉坯法制成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呈色是在烧成后期用烟熏法进行渗炭的结果。
文章标签: 龙山文化 文化

猜你喜欢

良渚十一节墨玉大琮
神像飞鸟纹琮
权杖
灰化大璜(二段)
玉勺
玉花斑弧刃斧
透雕装饰_Openwork Ornament 69605
斧头_Axe 68980
玉兽面纹嵌饰
神面纹玉琮
穿孔球形玉珠
半璧形玉璜
狭缝管(jue)_Slit Tube (jue) 69096
玉环1
斧头_Axe 68989
玉刻图长方形板
半壁形玉璜
玉镂雕勾云形佩
0.1196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