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饰纹卧虎,春秋中期,长7.7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清宫旧藏。

玉虎用青白色玉料,片状,有因埋藏而产生的褐色色变。虎伏状,整体呈“弓”字形,头部刻画精细,张口,上唇上卷与鼻相连,前后足皆呈卧状,尾大而上卷,虎身饰“人”字形阴线虎皮纹,四肢饰勾云纹。

在春秋及战国早期墓葬中曾多次发现玉虎,其往往被成双使用,可能具有合符的功用。春秋时期的玉虎一般比此件更宽,且饰纹更复杂,而这件作品的造型较一般作品更为生动,形态准确。“人”字形虎皮纹继承了商、周玉器的某些装饰风格。作品中部有孔,虎尾及口部亦呈旋孔状,皆可穿绳悬挂。此玉虎可能是成组玉佩中用于中部的玉件,较一般玉虎更为珍贵。《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这里说的“弓”为旧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和计算单位。一弓合1.6米,三百六十弓为一里,二百四十方弓为一亩。用于人身服饰的玉件。《说文》释佩:“大带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是对玉佩使用情况的解释。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身饰玉,一直延续至今。不同历史时期玉佩的表现内容有所不同。

文章标签: 春秋 玉虎 玉佩

猜你喜欢

带肋骨的服装钩
玉镂雕龙形佩
玉镂雕双龙首佩
吊坠形状为开口环,有两个龙头
圆柱形珠
龙首纹玉玦
服装钩(daigou)与动物头和脊
白玉凸雕双螭小璧
服装钩
服装钩
玉兽面谷纹璧
玉龙纹璜1
トンボ玉
吊坠以猫龙的形式出现
吊坠有两个龙头
古玉残器四件
玉云纹剑首
玉勾云纹灯
0.1759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