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提梁盉,高17.7厘米,口径7厘米。盉直口,圆腹,下承以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的水波纹。器物造型古朴端庄,釉色青中泛黄,施釉均匀,纹饰简洁明快,富有动感。原始瓷出现于商前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以前,由于当时工艺技术水平低下,原料处理未经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磨等工艺过程,器物造型简单,胎体多有裂纹,釉色很不稳定。战国时期,原始瓷的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器形规整,釉层厚薄均匀,釉色青黄,造型多仿当时的青铜器,有尊、鼎、簋、盉、豆、钟等,纹饰多以刻、划、捏塑等为装饰,具有纯朴简洁的风格。此盉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是原始瓷中的佼佼者。《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
文章标签: 春秋 造型 施釉 器物 釉色

猜你喜欢

碗Bowl
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
黑陶涡纹双耳罐
拍印几何纹灰陶罐
双兽纹瓦当
封泥
覆盖的罐子Covered Jar
战国青釉兽首鼎
碎片
米字纹陶罐
虎纹灰陶壶
古代青铜罐形式的容器(胡)_Container in the Form of an Ancient Bronze Jar (hu) 21385
夾砂紅陶鬲
带柄的罐子
船壁碎片,可能是Miziwentou(米字陶器)
带盖的瓶子
碗盖
0.1807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