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钱纹小壶,金,高13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6厘米。壶小口,溜肩,鼓腹,圈足。肩部一侧为一外折壶流,对应一侧为一带状短柄,口有平顶式带纽小盖。壶通体饰两组纹饰,肩部刻下覆的莲瓣纹,莲瓣上下各有两组弦纹。腹部刻錢纹,錢纹下饰一道弦纹。通体施青釉,釉青中泛黄。纹饰简洁清晰,刀法犀利,风格粗犷,纹饰清晰。壶通体施青釉,釉青中泛黄。纹饰简洁,为耀州窑金代典型的风格。北宋著名瓷窑之一。1959年发掘,窑址以今陕西铜川黄堡市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处,宋代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曾使用化妆土。玉璧底碗及堆酱彩朵花小盖盒是其典型器。北宋时以青瓷为主,兼烧酱色釉器。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含铁,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使青釉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刚劲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

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确曾烧过贡瓷。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元代胎釉渐趋粗糙,花纹图案较简单,亦烧白地黑花器。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文章标签: 青瓷 瓷器 青釉 纹饰 时期 弦纹 釉色 粉青 肩部 耀州 图案 线条 色泽 印花 装饰

猜你喜欢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菜与起重机在花卉卷轴之间_Dish with Crane amid Floral Scrolls 28348
有支持云彩状的Headdrest的男孩的枕头_Pillow with Boy Supporting a Cloud-Shaped Headdrest 132148
定窑白釉剔花卷草纹长方枕
黑釉剔花缸
与牡丹喷雾和四个男孩的菜_Dish with Peony Sprays and Four Boys 21450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纹枕
北方白釉褐彩人物盘
定窑白釉刻双鱼纹六棱碗
菜鸟与神话中的牛(Xiniu)在波浪中观看月亮和星座_Dish with Mythical Bovine (Xiniu) amid Waves Viewing the Moon and Constel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带牡丹喷雾的细长瓶花瓶(Meiping)_Elongated Bottle Vase (Meiping) with Peony Sprays 51423
定窑白釉印花莲池鸳鸯图折沿盘
北方白釉褐黑彩「忍」字纹碗
定窑白釉划荷花纹盘
菜神话中的牛(Xiniu)在波浪中观看月亮和星座_Dish with Mythical Bovine (Xiniu) Amid Waves Viewing the Moon and Constella
碗与男孩玩牡丹花开_Bowl with Boys Playing amid Peony Blossoms 65889
0.1102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