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天蓝釉葫芦瓶,金—元,高25.5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10.9厘米。瓶呈葫芦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造型敦厚丰满,制作精致。从传世钧窑瓷器来看,葫芦瓶较为少见。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釉面匀净,釉色光亮莹润。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瓶的一种式样,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多为陈设用品。“葫芦”音近“福禄”,有书“大吉”二字者,为祈求吉祥福禄之意。宋代南北方均有烧造,元以后景德镇大量烧制葫芦瓶,有八方形、上圆下方形、扁腹形、长腹形等,尤以明嘉靖时期为多。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文章标签: 葫芦 家具

猜你喜欢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磁州窑黑彩人物双兔纹罐
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
元景德镇窑釉里红云龙纹环耳瓶
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黑陶小碗
有男孩和游泳鱼的碗_Bowl with Boy and Swimming Fish 21594
青花鱼莲纹罐
褐釉贴云龙纹大瓶
梨形瓶_Pear-Shaped Bottle 42411
方形菜与长寿和不朽的象征_Square Dish with Symbols of Longevity and Immortality 195397
用于四个云形脚的花盆的Lobed盆地_Lobed Basin for Flowerpot with Four Cloud-Shaped Feet 12543
小型双葫芦瓶_Small Double-Gourd Bottle 195392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扇形边缘盘与面对的凤凰和花雄蕊_Scalloped-Rim Dish with Confronted Phoenixes and Floral Stamen 195398
0.1945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