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梵文杯,高4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3厘米。杯浅式敞口,斜腹,内凹足。外口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以青料书写梵文两周,足底双方栏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梵文自明宣德时期开始出现于僧帽壶、高足碗等器物上,至成化时期更为流行,多见于碗、杯等器物上。此杯造型小巧,胎薄,釉润,青花呈色淡雅,是成化青花中的代表作品。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亦称“梵字”、“梵书”,印度古文字。相传为大梵天王所造,书体右行,为古今印度文字之本源。其南北发展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僧帽壶是景德镇于元代时创烧的瓷器新造型,因口、颈形似藏传佛教中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明永乐、宣德时期十分流行,有红釉、青釉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期官窑都生产仿明永乐僧帽壶。陶瓷器型之一。高足碗于元代的南北方瓷窑已普遍烧制。明永乐、宣德时继续承烧而造型较元代有所变化,碗身加高,足变矮。其品种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红釉、青釉等。据文献记载,成化青料系用江西饶州乐平出产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这种青料含铁量低,没有了宣德青花那种黑斑,其柔和淡雅和透澈的蓝色与宣德青花浓重艳丽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标签: 青花 宣德 瓷器 器物

猜你喜欢

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哥釉葫芦瓶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方渣斗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1
青花压手杯(花心)
甜白釉僧帽壶
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0.1810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