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清康熙,高18.1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瓶盘口,细长颈,颈部凸饰二道弦纹,垂腹,近足处外撇,平底,底足涩胎无釉。通体白釉划花装饰,颈部自上而下刻划蕉叶纹、卷草纹和缠枝花纹。腹部刻划龙凤纹,纹饰简洁洗练。此瓶胎轻釉薄,釉色光亮润泽,划花纹饰浅淡欠清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用类似针尖状的竹木工具,在坯体表面用力均匀地刻划,划痕较浅,转折灵活,曲线为主,粗细一致,流畅活泼,注重形象的轮廓效果。纹饰之间相互穿插有序,布局匀称。

瓶式之一。口、颈相连,颈部较长,肩下渐硕,下腹部丰满,形如悬胆,故名。宋代钧窑、哥窑、耀州窑都有此种制品。清代景德镇窑烧制的胆式瓶多为单色釉。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文章标签: 纹饰 白釉 装饰 颈部 器物 花纹

猜你喜欢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粉彩壁瓶1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
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广窑荷叶式洗
藕荷地粉彩花卉纹捧盒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
青花人物图长方瓷板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
五彩麒麟送子图长方瓷板
粉彩婴龙灯图瓶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0.1244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