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青釉瓶,清康熙,高21.2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8.9厘米。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青釉是我国传统的色釉,系以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类冰似玉,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釉瓷器进一步发展,在釉色控制技术方面更加娴熟,烧造出大量粉青、冬青、翠青釉等名贵青釉瓷器。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在烧窑时窑内的通风不良,缺少气氛,如含铜的釉,在还原焰中出现红色。

瓷器釉色名,青釉之一种,为明代永乐时所创。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因釉汁垂流,器物肩部色泽淡雅,下部较浓重。

文章标签: 瓷器 釉色 青釉 色泽 釉面 青花

猜你喜欢

藕荷地粉彩花卉纹捧盒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
青花兔纹浅碗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黄地粉彩丛竹纹盅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青花人物图长方瓷板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黄地蓝寿字纹盘
宜兴窑凸竹纹盖罐
五彩攻城图长方瓷板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五彩人物长方瓷板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
五彩缠枝牡丹纹尊
0.1336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