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清雍正,高21.2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7.9厘米。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内敛,近底处外撇,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通景绘枯树栖鸟图,栖落在冬日枯树上的山雀两两相对,野趣十足,别有情致。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瓶图案疏朗大方,画意生动自然。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有的附盖。梅瓶为盛酒用具。自宋代开始流行。元代梅瓶除圆形外,尚有八方形。明清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文章标签: 青花 玉璧 瓷器

猜你喜欢

青花团花纹摇铃尊
粉彩壁瓶1
粉彩壁瓶2
宜兴窑紫砂茶壶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宜兴窑凸竹纹盖罐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黄地蓝寿字纹盘
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
五彩攻城图长方瓷板
青花花卉纹花盆、奁
五彩人物挂屏
青花花鸟纹盖罐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纹折沿洗
白地墨彩花蝶纹圆盆、奁
宜兴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藕荷地粉彩花卉纹捧盒
0.148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