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钧釉水丞,清雍正,高4.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4.8厘米。清宫旧藏。水丞敞口,折腹,圈足。器内外均施炉钧釉。足内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炉钧釉属低温窑变釉,入窑经二次烧成,是清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仿钧釉品种。从传世品及档案记载反映出雍正年款的炉钧釉以蓝、白或红、蓝等色相间交融,以不同的窑内气氛烧成各种变幻莫测的窑变釉面。此件炉钧釉水丞造型新颖,形制小巧,为少见的佳作。炉钧釉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新创的一种仿钧低温釉,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此种釉有施于瓷胎上者,也有施于宜兴紫砂胎上者,烧成后釉中紫红、蓝、绿、月白等色熔融一体,斑璨淋漓。清人撰《南窑笔记》曰:“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炉钧釉主要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其间密布红色或青色斑点。雍正朝炉钧釉瓷器上那种红中泛紫、似成熟的高梁穗颜色,被称之为“高梁红”。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器形大多口底相若,扁腹。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有蛙、蟾蜍式。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除瓷制外,还有玉制水丞。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清代仿宋钧窑而制作的色釉品种。清雍正时景德镇窑的仿钧窑瓷器不仅按宋代器型制作,而且还仿其釉色。所施铜红斑或与蓝釉相混和,或单独浮于蓝釉之上,或被用作器物不同部位之间隔标志。有的仿钧釉烧成后釉面为火红色基调,杂以放射状的青蓝和金黄色,俗称火焰红。

瓷器烧成术语之一。烧成过程中当空气供应充足时,窑内氧气过剩,产生氧化气氛;当空气供应不足时,窑内缺氧,产生还原气氛。窑内气氛的性质直接影响瓷釉的呈色。

文章标签: 景德镇 时期

猜你喜欢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宜兴窑凸竹纹盖罐
广窑荷叶式洗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宜兴窑紫砂双螭福寿水丞
紫砂茶壶
青花转心瓶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黄地粉彩红蝠纹碗
黄地粉彩菊花纹圆花盆
紫砂方斗式壶
宜兴窑“邵邦祐”款紫砂珐琅彩壶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紫砂僧帽壶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