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定窑白釉凸花西番莲纹四系瓶,清乾隆,高22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6.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瓶撇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足为二层台式,圈足外撇。通体及足内均施白釉。颈部凸起弦纹一道,肩置四个夔龙系,腹部模印西番莲纹。圈足内阳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主要仿定窑白釉印花器风格,纹饰清晰,釉面洁白细润。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中国传统纹饰。从花形上看,除了莲花特征,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地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这种图案又被称为宝相花,在中国古代工艺品和古建筑彩画中常见。一种中国传统纹饰,风格受西方的影响,但花、叶极似中国的牡丹花。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文章标签: 白釉 纹饰 莲花 中国 传统 夔纹 花纹 线条 玉器 图案

猜你喜欢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藕荷地粉彩花卉纹捧盒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五彩攻城图长方瓷板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牡丹纹笠式碗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青花转心瓶
青花花鸟纹盖罐
宜兴窑“邵邦祐”款紫砂珐琅彩壶
绿地粉彩荷花纹花盆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五彩锦鸡插屏
青花人物图长方瓷板
绿地粉彩藤萝花鸟纹圆盒
0.1312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