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绿釉镂空花篮,清乾隆,高13.5厘米,口径15.9厘米×9.9厘米,足径5.8厘米×4.4厘米。花篮呈元宝状,宽口沿,两端上翘,短颈,扁圆腹,圈足微外撇。口沿下饰金彩活环12个。提梁由两串金彩套环与三片镂空火焰纹瓷片组成。外底署胭脂彩“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通体施松石绿釉,以镂空龙穿花纹装饰。乾隆时期,瓷器的制作集历代名窑之大成,达到了历史高峰,精妙奇巧的器物层出不穷,以瓷器仿制的各类工艺品达到了乱真的程度。此花篮釉色与松石颜色几无区别,并大量采用镂雕与活环工艺,其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因发色与绿松石相似而得名。此种釉在清朝雍正时创烧成功,乾隆时期流行。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从西洋传入我国的一种低温彩釉,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浅淡者为“胭脂水”,浓重者又称“胭脂紫”。胭脂彩的工艺为首先在烧好的素瓷上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料薄施于其上,入窑经800°C低温再次烧制而成。胭脂彩以金为着色剂,但与金的颜色截然不同,在铅硼熔剂中加入万分之一左右的金,就会出现浅粉或红紫系统的颜色,由于它略带螺红的色调,极似胭脂,故称胭脂彩,俗称胭脂水。胭脂红色在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绘中偶有应用,如当时珐琅彩中出现的淡红蔷薇色,似红宝石般的浓胭脂色,或闪紫的苏枋色等。到雍正时期,出现了众多呈色稳定、以单一胭脂彩作装饰的器物。造型以杯、碟、盘、碗较为多见,均为景德镇窑所制。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文章标签: 瓷器 乾隆 器物 时期 低温 颜色 胭脂 技法 工艺 松石 花篮 活环 着色剂 图案 彩釉 花纹

猜你喜欢

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宜兴窑紫砂百果壶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紫砂茶壶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
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
五彩狩猎图长方瓷板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
广窑狮耳炉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白地墨彩花蝶纹圆盆、奁
唐英仿官水丞
0.1883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