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粉彩公道杯,清光绪,通高6厘米,口径12厘米。

此为宜兴窑作品。杯呈荷叶状,圜底,钉状三足。整器以宜兴紫砂为胎,内外施绿釉,外壁点缀团花。杯内心为一头梳双髻、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仙人,面对一施黄彩的圆柱而坐。圆柱中空,内有紫砂陶质细长浮柱,作寿星状,圆柱上围绕浮柱有5个红点。

公道杯产生于宋代,在饮酒时用于行令,以助酒兴。此杯圆柱上的5个红点分别指向在座的饮酒之人。当酒慢慢倒入杯中时,圆柱中之浮柱缓缓上升,寿星面对哪个红点,便由相应之人饮酒。浮柱上有刻度,当刻度露出时若还继续斟酒,则被视为有失公允,酒会从仙人身下的小孔处流出杯底。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鼎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凡呈圆形的图案谓团花,常见的有团龙、团鹤、团螭、团花蝶等。

即老人星,人们常把其塑成头部长而隆起的老人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的象征。

文章标签: 宜兴 粉彩 乾隆 团花

猜你喜欢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宜兴窑“邵邦祐”款紫砂珐琅彩壶
五彩人物挂屏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
青花缠枝莲瓶
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
广窑荷叶式洗
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
蓝地墨彩花鸟纹方胜式花盆
0.2084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