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图》轴,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此幅描绘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抚琴,前面坐墩上两位纱帽官服的朝士对坐聆听,左面绿袍者笼袖仰面,右面红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仿佛正被这鼓动的琴弦撩动着神思,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叉手侍立的蓝衫童子则瞪大眼睛,注视着拨弄琴弦的主人公。作者以琴声为主题,巧妙地用笔墨刻画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的意境。画面背景简洁,如盖的青松和摇曳的绿竹衬托出庭园高雅脱俗的环境,而几案上香烟袅袅的薰炉与玲珑石上栽植着异卉的古鼎与优雅琴声一道,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画面上方有宰相蔡京手书七言绝句一首,右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听琴图”三字。作品构图简净,人物举止形貌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线描劲挺略带战笔,树石器具描写工致而毫无呆板,着色浑厚而不失清丽,是宋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品。由于作品本幅有徽宗题名与画押,作品一度被认为是赵佶所画,后经学者考证,此幅为宣和画院画家描绘徽宗赵佶宫中行乐的作品,而图中抚琴者,正是赵佶本人。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能书善画,自创书法“瘦金体”。指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议论学问以及休闲娱乐的集会。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仙遊人。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徽宗时拜尚书左丞、进左仆射。大观中拜太师,屡掌国政,库储一空。工书法,字势豪健。楷书一种。宋徽宗赵佶所创,学唐代褚遂良、薛曜、薛稷而自具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风神,成一家之法。今之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五代时西蜀、南唐在宫廷中设立的绘画机构,全称“翰林图画院”,北宋、南宋延置此机构,容纳画家进行创作。

文章标签: 赵佶 琴声 作品 宋徽宗 徽宗 听琴 画面

猜你喜欢

跋欧阳询行书张翰帖
草书千字文
池塘秋晚图
戴胜图
风雨牧归图
芙蓉锦鸡图
行书蔡行敕卷
花鸟图册
楷书秾芳诗帖
无题
早春图
雪江归棹图
波图
维摩演教图卷
月下五雀图
枫鹰雉鸡图
砥柱铭卷
西岳降灵图卷
0.1159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