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菊山禽图》轴,明,吕纪作,绢本,设色,纵192厘米,横107厘米。此图为工笔重彩花鸟与写意树石相结合的作品。所绘主体花鸟:绶带鸟、八哥、桂花、秋菊,均属于祥瑞、珍贵之物,寓有富贵长寿和君子节操含意,内容明显地反映了皇家的艺术和审美旨趣。画面的物象既真实地展现了生物的自然本性,也形象地表达了内涵的寓意。桂树干粗叶茂,枝头繁花如锦,黄色金桂似散出阵阵幽香;石畔数丛菊花,红、黄、粉、白,色彩斑斓,竞相斗艳;枝头八哥相对鸣叫,突出了其善鸣秉性;绶带鸟身姿优美,深蓝色羽毛分外夺目。花鸟绚丽的色泽和生动的情致,营造出喜庆、欢悦的气氛和吉祥、华美的意趣。此图画法工整鲜丽,继承了“黄家富贵”的宫廷“院体”花鸟传统。同时,工笔重彩的花鸟与粗笔水墨的树石相间,也反映了吕纪兼工带写的成熟花鸟画风格。吕纪(约1439—1505年),字廷振,号乐愚,浙江宁波人。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宫廷画家,官至锦衣卫千户和指挥同知。以花鸟画著称,典型风格为工笔重彩画法,源自本朝边景昭,上溯五代黄筌,亦能工笔淡彩和水墨写意法。所取题材,多赋予吉祥富贵寓意,形式上也追求富丽华美的审美意趣,风格是鲜明的宫廷艺术特色。笔墨表现多工写结合,花鸟工细,背景粗健,通过对比、陪衬,有力地突出了主体禽鸟。其画风在明代宫廷花鸟画中影响最大。

亦称“鸜鹆”、“鸲鹆”,椋鸟科。翼羽有白斑,飞时显露,显“八”字形,故称“八哥”。雄鸟善鸣,经训练能模仿人的声音,富有灵性,亦属祥瑞禽鸟。

即“木犀”,木樨科,秋季开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即“菊花”,菊科,秋季开花,不同品种显黄、白、粉不同颜色,为著名的观赏植物。饮菊花酒能使人长寿,故菊亦称“延年”。菊花开于草木衰微的秋天,傲视风霜,犹如隐逸者,故又名“节花”,与梅、兰、竹并誉为“四君子”。

《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同书卷四引《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是月桂之说,自汉晋以来即已有之,至唐人小说,又有吴刚伐桂之说。

即指五代黄筌开创的花鸟画风。黄筌(约903—965年),字要叔,四川成都人。后蜀宫廷画家,北宋初又入北宋画院。作品多绘宫禁中的珍奇花鸟,画法工整鲜丽,勾勒填彩,称为“勾勒法”,形象生动逼真,又有“写生法”之谓。风格精细富丽,故有“黄家富贵”之称。其画法传至北宋画院,被定为规范样式,遂奠定了宋代宫廷花鸟基本格调,也成为“院体”花鸟的传统渊源。

亦称院画。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以后宫廷画家工致精整一路的宫廷绘画。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南宋院画在继承北宋宫廷绘画“状物精微”、“写实之极”风格的基础上,更加讲求构图的简洁,强调画面的空灵,又有新的发展。中国画技法,即线条较为工整,敷染墨、色略为粗放之画法。

文章标签: 宫廷 花鸟 风格 画法

猜你喜欢

残荷鹰鹭图
桂菊山禽图
寒雪山鸡图
梅茶雉雀图
狮头鹅图
四季花鸟图01-春
四喜图
杏花孔雀图
雪梅集禽图
射杨图
白描佛像图
达摩六代祖师图
仿宋元人缩本画跋册14开86
梅石图
扇面集4张花卉扇面
五相观音图
风雨归舟图
山水图卷
0.1208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