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轴,明,王绂作,纸本,墨笔,纵113.8厘米,横51.3厘米。是图以墨笔画竹三株,竿梢挺然,枝叶飘摇,有潇洒出尘之致;枝干润泽,叶尖微垂,具含雨带露之态。王绂以画山水竹石闻名于世,其画竹尤为明代“开山手”。此幅画法上承元人而自出新意,出竿、伸枝、布叶,均笔笔有法而又不拘于法。以圆劲之笔画竿,以秀挺之笔画枝,竹叶运用笔触之宽窄直曲,发挥书法特长,随手自然撇出,以体现叶之正侧向背,顾盼俯仰。以墨之干湿浓淡,笔触之大小疏密,表现竹丛之空间感和立体感。运笔熟练简洁,造形生动逼真,别具一种清爽之神韵。相传王绂画竹曾有一段故事,他在北京时,夜闻箫声优美,于是乘兴画竹一幅,次日访吹箫者欲当面相赠。其人乃大商贾,见此当然高兴,立即送王绂以厚礼,请他再画一幅。王绂笑曰:“我为箫声访,汝以箫材报,汝俗子也。”遂把前画撕毁,礼物退还。这种傲岸孤高的品性,在王绂笔下的墨竹中时时自然流露,成为其人格的写照。本幅自题:“□□辛巳九日王紱寫寄塵外禪翁清供。”下钤:“孟端”。裱边有吴湖帆题:“辛巳爲建文三年,九龍山人時年四十歲。辛字上有剜補痕,蓋永樂靖難後忌諱而然。”依此,辛字上面所缺者应为“建文”两字,永乐改制后,收藏者忌讳,怕惹不测之祸,故挖去。政治风波每每累及艺术品,此其一例。所幸剜挖不多,于画尚无大损伤。洪武时王绂因事受牵连,谪戍山西大同,建文元年被释还京(南京),此图正是被释后二年所作,而孤高潇洒之气流露于竹间,可知他并不因遭受贬谪而稍意冷。《无声诗史》载:王绂尝“游太行,出雁门,往来晋代之间,周览形胜,辄感慨吊古,徘徊不能去。一时闻,人慕其名,争延致之,及观其气貌瑰岸,议论踔厉,益加器重。”是知王绂虽遭贬谪而更富经历,气格文采愈高,此图正是画家当时襟怀的写照。王绂此图,实乃借画竹抒发心怀,表示其对超豁出俗、不与庸俗污浊之徒相苟合的人格的赞美,故题赠友人“清供”。清代王应祥于本幅左上角题诗云:“遠懷天上玉堂仙,身綴鵷行又幾年。回首故國歸未得,夢魂應繞竹溪邊。”则是着意于王绂曾多年归隐九龙山,以为王绂作此图是借写竹而表达其怀念故乡之情。又诗堂有明代邵宝诗题:“萧萧数叶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千。”对王绂写竹的造诣备加推崇。诗中所谓“中书”,即指曾官“中书舍人”的王绂,不过王绂官至中书舍人时,已是永乐十年(1412年),是作此图十余年以后的事了。王绂(1362—1416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官中书舍人。幼小聪明好学,学识渊博,性高介绝俗,精通书法,能诗善文,有《王舍人诗集》传世。善画山水墨竹,山水画有繁、简两种风格,繁笔线条较长,转折灵活,多用中锋,学王蒙、吴镇笔法。简笔则干笔、偏锋、皴擦并用,来自黄公望、倪瓒。画墨竹笔法灵活稳健,含有书法特点,多受文同影响。知名于明初画坛。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随手:旧称乐队伴奏人员。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和十二个地支字相配,用以记日。
吴湖帆(1894—1968年),名万、倩,字遹骏、东庄,号倩庵、翼燕,斋名“梅景书屋”,书画落款“湖帆”,江苏苏州人。工书画,精鉴赏。山水远承宋巨然、元王蒙诸家,近法明董其昌、清“四王”各派,博取众家所长,形成自家淡雅秀润、傅染净丽之面目。书法擅为行楷体,笔致俊逸。家中所藏法书、绘画甚丰,具有一定的鉴别真伪能力。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等。画作被故宫博物院、上海中国画院、荣宝斋等多家单位收藏。著有《佞宋词痕》。地方政区名,辽、金、明、清皆置,其地均相当于今山西省大同市。邵宝(1460—1527年),字国贤,号二泉,人称“二泉先生”,江苏无锡人。19岁学于江浦庄昶,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历官许州知州、户部员外郎、江西提学副使、右副都御使、户部右、左侍郎,进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博综群籍,诗文典重和雅,书法以李东阳为宗,又深得颜鲁公笔意。著有《慧山记》、《容春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