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红树图》轴,明,蓝瑛作,绢本,设色,纵189.4厘米,横48厘米。本幅左上自识:“白雲紅樹。張僧繇沒骨畫法,時順治戊戌清和畫於聽鶴軒。西湖外民藍瑛。”钤“蓝瑛之印”。顺治戊戌为1658年,时蓝瑛74岁。此幅用没骨法以石青、石绿色画山石,用朱砂画小草,树叶也用浓艳的红、黄、青、绿没骨点出,云用白粉渲染。画面色彩浓重丰富,却又典雅清新。自识“张僧繇没骨法”,实为画家自己独创的画风,此幅为蓝瑛青绿重彩画的代表作。蓝瑛(1585—约1666年),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西湖山民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早年以摹古为主,宗法唐宋元诸家,尤以习元黄公望、明沈周最有心得,笔致工整细润,墨色清淡妍静。中年于传统的绘画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笔墨苍劲雄浑,于疏简粗旷的线条组合中表现高峻突兀的江南葱郁之景。钱塘又称武林,后人将蓝瑛和从其学画的刘度、蓝孟、蓝深等合称“武林画派”。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一种国画颜料,即“辰砂”。朱砂是石灰岩中的矿石,湖南的凤凰、麻阳,贵州的安顺,四川的秀山,云南的大理均有出产。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时期画家。天监(502-518年)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善画道释人物、写真、山水、花鸟等。文献记载他画寺庙壁画的佛像善凹凸法。所作人物“笔才一二,像已应焉”,“骨气奇伟,规模弘逸”。山水画直接用青绿重色画峰峦泉石等,而不以笔墨勾勒,称为“没骨法”。张僧繇对隋唐时代的画风有着一定的影响。

文章标签: 蓝瑛

猜你喜欢

山水十开
澄观图 册12
白云红树图
澄观图册 13张
仿宋元册页 12开
仿张僧繇山水图
江皋飞雪图
临大痴山水图卷
秋色梧桐图
烟笼玉树图
莲溪鱼隐图
仙山楼阁图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林亭清话图
观音
苏惠回文凯旋诗
山水册页11开
牡丹花卉图
0.1311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