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赏菊图》扇页,清,秦炳文绘,纸本,设色,纵14.5厘米,横51.3厘米。扇页有自题:“桐阴赏菊图。乙丑小春上浣。炳文写。”钤“炳文”朱文印。“乙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秦炳文时年63岁。图绘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密,树阴下草舍横列,一高士坐于室内目视童子搬移盆菊的情景。此图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赏菊行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乐天自得的意境,寄托了作者摒绝尘累、不涉世事的生活理想,表现出他所向往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生活方式。全图笔法娴熟,点染生动,具有文人画清幽雅静的书卷气。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后又改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少怀高尚,博学能文,颖脱不羁。曾做过几任县令一类的小官,后辞官归隐。他在文学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派的创始人,其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章标签: 文人 绘画 意境 文学 山水 陶渊明 秦炳文 赏菊

猜你喜欢

秦炳文仿查士标山水轴
秦炳文仿麓台山水轴
秦炳文晴峦暖翠图轴
秦炳文仿王翬山水卷
山水扇面
柳塘双鹭图纸本
柏下仙鹿图轴
指画系列 纳尔逊·艾金斯
观音图
关夫子像赞拓本
玉堂富贵绢
寿字
月嫦娥扇面
西亭春艳图
着色山水
鸡鸣图
断桥残雪图
荷花图
0.1903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