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幅款署:“丙辰端午西庐老人戏墨。”下钤“王时敏印”(朱文)、“西庐老人”(白文)印。鉴藏印有“桐阴馆藏”、“陆润之鉴藏”二方。丙辰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时敏时年85岁。
此图是王时敏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时将菖蒲、艾草编节,用以薰避蚊虫,因而菖蒲、艾草是端午节的代表物。该图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表现了吉祥喜庆的意境。此图是王时敏较为罕见的墨笔花卉,为其晚年作品。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个地支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个词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用以记日。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艾节、浴兰节、解粽节、菖蒲节、端五、重午、重五。名称虽异,但各地过节的习惯是基本一致的。每届斯日,家家户户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种种习俗不一而足。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代大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据梁代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阳兢渡,乃遗俗也。”由是观之,时人因不舍忠臣屈原死去,于是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挽救,此即中国龙舟竞渡之起源。以后,每年此日百姓都通过划龙舟的形式纪念先贤,采取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驱散江中之鱼,从而避免河鱼侵扰屈原之身。此外,荆楚之人最初还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借以祭祀屈原。为防止游鱼吃掉,便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竞渡之习、食粽子的风俗绵延及今,其影响力之巨大可见一斑。挂艾叶和菖蒲同样是端午节时的民间活动,人们将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外,希望起到避邪驱瘟、驱魔镇鬼之功效。又名“一丈红”。锦葵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夏季开花,花腋生,自下向上顺次开放,至末梢成穗状。花冠呈红、紫、黄、白等色。花可供观赏,从中提取的紫色素可作食物着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