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立持如意》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

图绘仕女庭院赏花的情景。竹条编制的藩篱处繁花似锦,百花齐放。画家在此特别突出地表现了紫、粉、白、红等各色牡丹。牡丹以花叶丰满、香味浓郁和体态雍容华丽而被称作“百花之王”,并成为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画家借绘牡丹及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灵芝如意暗寓了“富贵如意”的美好愿望。

图中女子的发型很别致,名为“螺髻”,主要以盘叠式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运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旋状,置于前额,插入簪子加以固定。这种发型雍容大方、高耸而不走落,在唐代就为富贵女子所青睐。从流存至今的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以及唐代其他绘画、雕塑中,均可见类似的盘叠螺髻发型。清代王渔洋曾用“青螺如髻秀堪餐”之诗句对此种发型加以赞美。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仕女”始称“士女”,其原初的语义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至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绘画作品时已开始用“士女”一词,它代表了一种题材内容,在当时,这类画作主要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美女。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唐中宗第七女,本名李仙蕙,初封郡主,因不满武则天的统治,被武氏杖杀。中宗复位后,追封为公主,陪葬于陕西乾县乾陵。永泰公主墓内出土随葬品1300余件,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文章标签: 发型 灵芝 仕女 女子 公主 士女 吉祥 牡丹 绘画 永泰 螺髻 画家 亲王 贵族

猜你喜欢

山水册12开
乾隆皇帝洗象图
隔水吟窗图轴
山水
阿弥陀佛
土尔扈特白鹰图
花鸟立轴
着色山水
白缎地广绣三阳开泰挂
富贵双全图
无量寿佛图
鸡鸣图
芝昜东湖图卷
山水十二开
山水册页
花哇
晴沙集影图
秋林观泉图卷
0.0865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