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图题咏》册,清,傅雯指画,纸本,墨笔,纵24厘米,横29.5厘米。

本幅自识:“在田寿日傅雯指墨。”钤“上下千古”朱文印一方。鉴藏印钤“臣步郇印”、“雨楼珍玩”。

指画,即以指代笔绘制的画。用手指作画起源很早,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张璪用指作画。但指画一科是经高其佩命名而确立的,傅雯师从高其佩,深得其画法精髓。此幅作品构图简练,造型准确,信手拈来,线条柔韧流畅,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水墨挥洒自如,干湿浓淡富有变化,墨气酣畅勿需渲染,极好地表达了“十月先开岭上梅”的诗意。

据题跋可知此图作于清乾隆丁丑年(二十二年,1757年),傅雯为“在田”(吴如玉)祝寿而作。画中,一老者策杖观赏绝壁横生之梅,以“梅花把体空山,孤芳自喜,不求世知”隐喻高人退处山林之况。

画后有多家题跋:

第一开

在田生小春,香嶙拈“十月先开岭上梅”句,写绝壁横枝相赠。意者以梅花把体空山,孤芳自喜,不求世知,而时有高人隐者相赏于风尘之外欤?在田兴豪衷冷,安思得三经资,退处山林,与二三知己为文酒之乐。竟日手一篇,吟哦不倦,慧业文心,佳句脱口得,为同人之所推重。其心固自下,且才足以干事,有人不能及者。诗咏终南,材实成焉;书命盐梅,待之厚矣。旧说大瘐之梅,南枝落北枝始毕。由此观之,非但为国家得人庆,而并信其昌大也。图后嘱诸君子作诗,记一时聚会契密之雅,命予书数言于前。予半生迂拙,愧无知人之明。独与在田周旋久,其庶几哉。政之香嶙,点头以为然。时戊寅正月十有六日,月色如水,僻巷闭门无剥啄声,三杯薄醉,挑灯书此破寂寞。闾阳虚道人刘淳。

钤“好古多闻”白文印。鉴藏印钤“雨楼所藏”。

第二开

丁丑小春初度,凯亭指作见梅图相贻。墨气酣畅,不须渲染。人有古意,花善写生。兼山峦苍秀,烟云叆叇,尺幅之间,望无涯际,询为妙品。用成俚句,以寄遥心。虽赋物才短,恒乏绿水之音;然求友念殷,每思白雪之和。惟望同社各咏新诗。自此香生侧理,展卷可以掇芳。纵教梦入罗浮,隐几终非实境。岂缘赌为,为旗亭画壁之歌;聊以兴怀,作曲水流觞之序。庶画以诗著,诗并画传。而予亦不无滥竽之厚幸云尔。在田吴如玉书。

钤“好学为福”印及“米家船”白文引首。鉴藏印钤“芃园宝藏”。

第三开

忽讶小春至,梅花开岭头。年光加马齿,世事等蜃楼。兴到长歌壮,尊开大白浮。陶然不知醉,永夜续良游。《小春初度》。

良会人间少,清尊不可空。半生重意气,满座尽春风。书极右君妙,诗同杜甫雄。佳晨应作赋,金谷待诸公。《初度日喜同舍诸公过舍》吴如玉草。

钤“好学为福”印。鉴藏印钤“臣步郇印”、“曹氏家藏”。

在田大弟漫兴诗示余,即次原韵呈削,时丁丑十月十八日也。壮岁程初进,如何叹白头?乘风将万里,瞻日上层楼。琴且猗兰操,尊仍绿蚁浮。盛时佳会好,云路一从游。惠篇惭所答,叩我亦空空。嘻笑非时态,交情见古风。因诗还衷热,被酒颇心雄。忽动苍生望,吾侪汝谢公。闾阳傅雯草。

钤“上下千古”印。

第四开

石羡三公贵,何妨亦黑头。春融十月节,日上几层楼。世事虽多幻,身名未尽浮。将何寿全石,有酒足遨游。酒中谁大户,一掷百分空。梅绽小春月,竹摇君子风。觥船交射覆,棋阵互争雄。好句连城玉,应难迈数公。同人集在田老先生斋和韵,王麟书拜草。

钤“歌咏升平”印及“小楼一夜听春雨”白文引首。鉴藏印钤“芃园曹氏平生真赏”朱文印。

第五开

阳月梅初放,春生玉树头。高斋来旧雨,晓日上层楼。觞咏真堪乐,声名总是浮。一杯为君寿,期共白云游。闻道芝兰契,言欢杯辄空。谁知尘世外,犹见古人风。情似竹溪逸,才惊文阵雄。嗟予在远道,雅会让诸公。云川钓客顾英稿。

钤“三槐堂”白文印。

岳降小春候,瑶觞庆黑头。椿萱明举案,花萼艳当楼。凤阙恩光近,龙泉宝气浮。鹏程应万里,云路任遨游。华堂成雅集,雪意散遥空。美酒消寒日,重帘静朔风。门迎高士驾,座有滑稽雄。爱客为投辖,君今陈孟公。汪松草。

钤“付之一笑”白文印。鉴藏印钤“雨楼所藏”、“芃园鉴赏之印”。

第六开

岳祝生中日,霜侵潘岳头。北风迎瑞雪,南极照高楼。清曲琵琶急,浊醪琥珀浮。笑谈须卜夜,秉烛续良游。不入孙杨顾,谁知冀北空。襟怀罗列宿,咳唾落春风。意气三生约,文章一代雄。长贫能好客,北海亦输公。博卿题。

钤“碧梧”白文印。

长城工五字,日进有竿头。不减陈惊座,真称赵倚楼。小阳君以降,大白我先浮。约此百年内,同乘款段游。愚物原无累,何心计屡空?自修方美玉,相见仰光风。兰谱前生契,麟图异日雄。自惭多蹇劣,青眼独输公。奉和原韵呈在田大哥正印钤“星野散人”、“古香阁主人书画印”、“阳邑古香阁主人曹步郇字芃园号雨楼宝藏书画之印”。

第七开

十月悬孤日,梅花放岭头。共来瘐子宅,还上谢公楼。说剑青萍跃,传杯绿蚁浮。主人能好客,四海满交游。有德诚难掩,除君冀北空。卓饶园氏概,雅见古人风。意气多豪迈,文章复混雄。平生吝取许,倾倒在吴公。乐毓秀拜草。

钤“稽古不倦”朱文印。

烈士成勋誉,应须未白头。迟迴难脱颖,惭愧赋登楼。浪迹乾坤狭,虚名日月浮。愿驱驽蹇足,霄汉与同游。开酌初寒候,宁辞玉斝空。悬孤明吉日,射覆继高风。四座情皆洽,三杯辩亦雄。何缘方病浊,清圣愈苍公。同社集在田大哥宅奉和原韵,弟成桂草稿。

钤“青山秋水”白文印。鉴藏印钤“曹氏子孙世宝之”。

第八、九开

寒梅发小春,孤芳远人境。有如高蹈者,心迹同清冷。冰姿始横崖,雪意才吐岭。携杖独徘徊,还当惜徂景。题见梅图,应在田大弟命,刘淳。

北地苦严寒,冻云胶石壁。遥忆粤岭梅,香雪飞琼白。展册见春浓,春风写画中。罗浮十万树,双眼放花丛。傅雯题。

钤“上下千年”朱文印。

熟睹盆梅长,未见生岩上。想像其高清,芬芳独自赏。先生写冰姿,望之心神怡。定知握笔际,忽有江南思。成桂题。

策杖独翘首,疏梅见翠岑。数枝香雪重,一片白云深。消瘦美人影,清高隐士心。小阳风乍暖,春意动寒林。琼姿在岩壑,花放迴超群。翠秀招林月,白衣卧岭云。冷香飞馥馥,疏影舞纷纷。孤性非时好,相知独此君。在田稿。

钤“好学为福”白文印及“米家船”白文引首。

仆仆风尘里,茫茫岁月赊。无从问春色,纸上见梅花。寄语延陵客,何殊处士家。昨来风雪夜,开不一枝斜?麟书。

钤“图书自怡”白文印。

傅君指墨古无伦,画出寒岩策杖人。岭上梅花随处发,举头便见一枝春。沧岩髯道人。

钤“好事者”白文印。

香雪满湖天,记泊孤山侧。数枝水底斜,千树云中白。缅彼放鹤人,空亭怅寂寞。一去二十年,梦想隔风尘。何期尺幅里,重见孤山春。渺然怀往昔,羡尔杖藜人。邦英。

晴岩雪作华,举头见独树。半壁插空青,濛濛起香雾。虚道人。

钤“好古多闻”白文印。

鉴藏印钤“阳邑曹步郇鉴定印”、“古香阁珍藏”、花押印(文不辨)、“□城逸史”、“雨楼审定”、“寿梅”等。傅雯(生卒年不详),字紫来,一字凯亭,号香嶙,别号头凯陀,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官骁骑校。善指墨,师高其佩,清乾隆时供奉内廷。乾隆九年(1744年)奉勅为京师慈仁寺画《胜果妙因图》大横帧,写如来罗汉百余尊,备极神采。又法源寺藏其所画《现身说法应真像》30余轴,具有古法。亦称“指头画”。即用手指和手掌蘸墨或色在纸绢上作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画据悉始于康熙年间的高其佩,其侄孙高秉著有《指头画说》。乾嘉以后,兼工指画者益见增多。高其佩(1660或1672—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官至刑部侍郎。他擅长指画,即用手掌、手指和指甲勾划线条,并佐以毛笔。所绘人物、山水、花卉栩栩如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清代画坛以指画独树一帜。清雍正年间曾宫中作画。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旧时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为夏历三月三日上巳节期间的一种游戏活动。觞,即酒杯,一般为木制,故可在水中飘浮。每年三月三上巳节,人们坐在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以此为乐,故称“曲水流觞”。此俗起源甚早,周代已有。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修禊,他们吟诗、饮酒,遂作《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清代次俗限于宫廷举行。今北京潭柘寺、中南海均存“流杯亭”之建筑。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有“诗圣”之名。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指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议论学问以及休闲娱乐的集会。也称“批把”,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朝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多为半梨形,曲项,以拨子弹拨演奏。考察古代,研习古事。斝是青铜酒器的一种。清宫中仿古类玉器常以青铜器为蓝本构思造型,玉斝是其中的一种。

猜你喜欢

清傅雯岩壑幽居 轴
清傅雯寒山萧寺 轴
清傅雯秋日山居 轴
清傅雯远浦归帆 轴
清傅雯溪山佳处 轴
清傅雯山林逸趣 轴
山水十开
白海青
山水册荷兰阿姆斯特丹
山水十开
双骏图
百鹊图卷
山水册页
句古双栖图
花鸟草虫八开
荷花图
柏下仙鹿图轴
西亭春艳图
0.1778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