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草堂十志图》册,清,王原祁作,纸本(10开),墨笔或设色,每开尺寸不等,约纵29厘米,横29.5厘米。

此册山水是王原祁据唐代卢鸿《草堂十志图》图意,分别仿宋、元诸家笔意,重新加以艺术创作而成。卢鸿原作早已失传,今尚存宋人的临仿本,与此册相较甚殊,是画家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之作。该册无纪年,以画笔之苍劲,当是画家晚年之作。10页画,有6开设色,并兼用墨笔,色、墨兼施,浑然一体,清丽中有苍厚之致,为画家毕生努力所形成的特色。其晚年曾请告老还乡,屡为康熙帝所挽留,难免有“身在魏阙,心存江湖”之想,此图册似即追慕前贤草堂之隐的无奈心境的写照,为其晚年代表作。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卢鸿(生卒年不详),字浩然,唐时幽州(今北京)高士,隐居于嵩山。博学善书,工画。其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笔致率意,清气袭人,与王维埒。唐开元中,屡征不起,赐隐士服,为营草堂居之,室号宁极,尝聚徒五百人,自绘其胜,曰草堂十志图。

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狮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因画艺,被召供奉内廷,深受皇室青睐,地位显赫,任书画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至户部侍郎,故称“王司农”。他擅画山水,其绘画艺术承绪家学,自幼得到祖父王时敏的刻意指导,一生倾注于笔墨施运的营求中,自称笔端有“金刚杵”,画风中年秀润,晚年苍浑。与王时敏、王鉴、王翬合称“清初四王”。王原祁做为“四王”中最年轻的一位画家,秉承家学,追摹古法,在不懈创作的同时,以同样方法再授弟子,对山水画的发展及“娄东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其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中、后期“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玫)、“后四王”(王三锡、王廷之、王廷国、王鸣韶)。“四王”的绘画创作继承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力图集古人之大成,被确立为正统画派。追随王原祁的画家众多,形成“娄东派”,几乎独占了当时的画坛。著有《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等。

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文章标签: 画家 王原祁 绘画 山水 王时敏 卢鸿 娄东派

猜你喜欢

江上垂纶图
仿大痴山水
仿古山水图
仿黄公望山水图
仿黄子久晴峦霁翠卷
仿黄子久设色山水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
仿一峰山水
高岭平川图
疏树归禽图
自画像
观泉图
山水图卷
三希堂记意图
月曼清游图册
鸡鸣图
观音
李香君像轴
0.1508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