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秀色图》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翚绘,纸本,设色,纵133.5厘米,横57.9厘米。此图绘崇山峻岭,林木葱郁。从款题得知,画中山石的皴法和树木用笔系仿“元四家”之一王蒙(号黄鹤山樵)的遗韵,然笔法更加灵活多变,有自家的面貌。此图表现了作者晚年山水画的特色及其追求古意的笔墨情趣。本幅款署:“癸未长至后三日,仿黄鹤山樵笔,呈眉翁老父台先生清玩,海虞耕烟散人王翚。”次日又书一段,钤“海虞”朱文印、“沧江白发”白文印、“王翚之印”白文印、“石谷子”朱文印、“石谷”白文印。“癸未”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翚时年72岁。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文章标签: 黄鹤山 王翚 王蒙 浙江

猜你喜欢

仿古山水册
仿黄公望山水图
仿黄鹤山人山水
仿巨然溪山雨霁图
仿巨然夏山水笔法
仿李成雪霁图
良常山馆图轴
山水圖
山水朱兰和燕温归
人物故事图
疏林远岫图
达摩六代祖师图
王羲之像
墨卷传衣图
山水立轴
观音
清明上河图
牡丹花卉图
0.1654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