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轴,清乾隆,金廷标绘,绢本,设色,纵168厘米,横320厘米。

作者款识:“臣金廷标奉勅敬绘。”下钤“臣金廷标”白文方印。乾隆皇帝御题诗,款识:“癸未新春御题。”下钤“乾隆宸翰”白文方印、“得象外意”朱文方印。“癸未”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时年53岁。

图中乾隆皇帝带有肖像画特征,当出自郎世宁之手,笔法精细,情态生动传神。宫女们以细劲轻利的线条勾描,显现出她们丰姿绰约、楚楚动人的体态。树木刻画工整精妙,笔笔不苟,具有宋画特点。山石多以侧锋皴擦,表现出其峭拨的风骨和坚硬的质感。是图所绘物象众多,且以不同的笔墨加以表现,由此可见金廷标在山水、人物及肖像画创作上,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也因此而成为乾隆朝最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

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掌管皇朝命运的满族王者,谕令宫廷画家绘制了许多他身着汉族古装的行乐图,从中可见他对汉族文人乐天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之情。由图上乾隆皇帝的御题诗可知,此图是“松年粉本东山趣,摹作宫中行乐图”,即仿宋人刘松年古意之作。图绘他一身高士衣冠,正倚栏而坐,居高临下地目视着一行款款过桥的古装女子,充满了宫廷娱乐气息。金廷标(生卒年不详)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少从父学。乾隆二十五年弘历南巡,他献画称旨,入了清宫,以作画供奉内廷。帝王的文章或手书。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
刘松年,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居清波门,俗称“暗门”,因有“暗门刘”之称。淳熙年间为画院学生,其师张敦礼是李唐的学生,故画风与李唐一脉相承,而笔法俊秀,墨色亦显清淡,绍熙年间升至画院待诏,历经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其画作有“院人中绝品”之名。工人物、山水、界画,是“南宋四家”中画风最为精致细微的一家。

文章标签: 乾隆 宫廷 中国 乾隆皇帝 郎世宁 金廷标 人物 满族 欧洲 肖像画 画家

猜你喜欢

罗汉图
金廷标岩居罗汉像轴
金廷标儿童斗草图轴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
金廷标冰戏图轴
金廷标负担图轴
金廷标山水册
金廷标山水册
金廷标山水册
猛虎图轴
山水十二开
双猫窥鱼图
花鸟
阿弥陀佛
仿唐寅秋林书屋图
着色山水
柏下仙鹿图轴
百鹊图卷
0.1023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