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87.7厘米,横46.6厘米。

自题:“丁巳十二月一日,叶玉甫、金巩北、陈仲恕诸君集京师收藏家之所有于中央公园展览七日,每日更换,共六七百种,取来观者之费以振京畿水灾,因图其时之景以记盛事。”

自题中的“丁巳”为民国六年(1917年)。

此图的创作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917年,国内发生水灾,北京一批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大行义举,在中央公园即现在的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展览,筹款赈灾。展览汇集作品六七百件,规模相当可观。自题中提及的三人都是当时北京文艺界的领袖级人物。

画家身临现场,将自己看到的画展场景从第一视觉的角度如实地记录,真实生动,具有接近新闻照片一样的写实性。画面上社会各阶层人士汇集一堂,气氛热烈,有穿长袍马褂的老少国人,也有西服革履、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士,还有身着洋装的时髦女郎,人群排列错落有致,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画中人物的面部用笔简洁随意,带有些漫画色彩。作者省略了线条,直接用大块墨色塑造人物的形体,短促细碎的线条只在局部作些勾勒,此外还用接近“飞白”的手法表现物象受光面的明亮部分。这种对线条的省略和对光线的感受及表现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陈师曾的西画造诣。

《读画图》以传统的命题,新鲜的内容,中西合璧的技法诠释作品,体现了陈师曾富有创造性的绘画实践和探索。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叶玉甫(1881—1968年),又名恭绰、裕甫,字誉虎,号遐庵,广东番禺人。文化学术、考古、书画无不精湛。曾任北京中国画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收藏古代金石书画甚为丰富。著有《遐庵书画集》、《遐庵谈艺录》等。陈仲恕,名陈汉弟,号伏庐,杭州人。前清翰林,后任民国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清史馆编纂,亦善画,藏印颇丰。飞白是书画笔墨中的一种笔法,指笔墨线条中夹杂有丝丝露白的笔画。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

文章标签: 书画 线条 人士 人物 绘画 技法 中国 陈师曾 笔法 文化 漫画 创作 中央公园 北京 作品 陈仲恕 民国

猜你喜欢

幽林芳意
玉质自能无暑意
兰石图
四条屏 幽林芳意
四条屏 怨秋凋
四条屏 扶摇绿叶
四条屏 玉质自能无暑意
玉质自能无暑意
陈师曾山水图轴2
雪岭盘车图
秋山行旅
翠微红叶图 纸本
大丽花
二乔牡丹图
牡丹魂 绢本
百禽图 绢本
严复-书法字对
名画要如诗句读
0.167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