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马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89.2厘米,横81.8厘米。自题:“廿八年四月悲鸿客星洲。”钤“东海王孙”白文长方印。另有韩槐准题记一则,钤朱文印三方:“槐准最珍”、“韩俊公十三世孙司愚趣斋中”、“痴瓷醉匋”。廿八年即指民国廿八年(1939年),徐悲鸿时年44岁。徐悲鸿在星洲(新加坡)期间,与当地文士韩槐准结下深厚的友谊,并为韩槐准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本幅便是他赠予韩氏的作品之一。图绘一匹骏马蹄踏秋草急驰飞奔的情景。徐悲鸿绘马是在尊重中西方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外师造化,注重写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其所画之马头部常留一道空白,或施一笔白粉,表现出马头部的高光,以增强立体感和马首坚硬的质感。马的颈部和腹部以软毫笔着浓墨一笔勾画,弧线粗重,富有弹性,表现出肌肉的力度。马的鬃毛和尾部在运笔施墨上杂而不乱,其虚实相间的笔触,浓淡、干湿互衬的墨气,表现出骏马驰骋时鬃毛飞扬的飘逸洒脱。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1919年留学法国,学习油画、素描。1927年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专校长。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韩槐准(1891—1970年),又名愚趣斋生,字位三,海南文昌人。1915年到南洋谋生,经历了从替人打工到开办自己果园的创业过程。期间对中国古陶瓷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归国,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故宫博物院顾问。数次将多年收藏的文物捐献故宫博物院。著有《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唐代画家张躁著画学专著《绘境》,“外师造化”语出于此,与“中得心源”相对应。它表明的是绘画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根本原则。“造化”即指自然的创造化育。全句意在要求绘画者认真地观察自然,深入地了解自然,以师法客观事物作为创作的基础。
文章标签: 中国 徐悲鸿

猜你喜欢

无题
李印泉画像
《墨笔画马》
《平原奔马》
三骏图
书法
八骏图
十二生肖图
十骏图纸本无印章
横批
朱竹图卷
法师法帖
革命题材书法
无题
水仙图轴
山水
民国拓本始平公造像
幽林芳意
0.143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