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高88厘米,长61厘米,宽46厘米。此椅靠背镶板透雕六螭捧寿纹,下以圆形螭纹卡子花支垫。扶手横梁下装壸门牙,浮雕螭纹。藤心座面,下装券口牙子,浮雕螭纹及回纹。圆腿直足,腿间装步步高赶枨。此椅靠背、扶手下壸门牙及座面下券口牙子装饰趣味颇浓,靠背的透雕纹样尤为精细雅致。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传统椅式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其特点是圆材直腿,多带侧脚收分。许多玫瑰椅的后背较矮,与扶手高度相仿,其靠背、扶手及座面下的构件装饰花样繁多。玫瑰椅为扶手椅中最轻便的一种,其靠背低于一般窗台,便于靠窗陈设。北方称“玫瑰椅”,南方称“文椅”。“玫瑰椅”之名目前未见诸历史文献,仅在明《鲁班经匠家经》中有“瑰子式椅”之名称,因无图释,尚不能确定所指即匠师们所谓的“玫瑰椅”。亦称欹床。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坐具,现已很少见。其形式犹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种无座腿甚至无座面的坐具。其背后安有可以撑放的活动支架,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调节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说:“靠背以杂木为框,中穿细藤,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扃,以准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适情,甚可人意。”宋、明绘画中也可见到此种坐具。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镶在两根横木中间的雕有各种纹饰的构件。

苏式彩画中的基本图形之一。位于箍头与包袱之间,靠近箍头,偶见于檩枋中部。由如意图案演变而来,多以卷草纹方式组合,图形多变,如“万”字卡子、“寿”字卡子、夔龙卡子等。各种卡子均可分为硬卡子与软卡子式样,线条直硬者称硬卡子,柔曲者称软卡子。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将三根板条安装在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格中,形似拱券状,故名。一般指设置在桌案的面框或束腰下、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于其它部位的则常称牙条。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明清家具术语,是赶材的一种,即前枨最低,两侧枨稍高,后材最高,以此美其名曰“步步高”。

文章标签: 家具 靠背 浮雕

猜你喜欢

黄花梨卷草纹方桌
黄花黎带门围子架子床
黄花梨荷叶式六足香几
黑漆嵌螺钿龙戏珠纹香几
紫檀镶楠木心长方杌
晚明黄花梨条几
紫檀雕荷花纹宝座
黄花梨方桌
紫檀龙戏珠纹箱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黑漆嵌螺钿描金云龙纹书格
黄花梨束腰方桌
衣柜
黑漆嵌螺钿花鸟罗汉床
黄花梨五屏风式凤纹镜台
填漆戗金云龙纹立柜
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
黄花黎独板围子罗汉床
0.1157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