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套紫砂里方斗杯,清道光,高2.7厘米,口径5.8×5.8厘米,底径3×3厘米。

此杯外体为锡质,方斗形,白玉柄,内里为江苏宜兴紫砂挂蓝釉。锡套上刻有“愿持此斗浥酒浆,黄姑织女同飞觞”诗句及“戊子蒲夏石梅作”款。“戊子”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石梅”即清代著名的锡器制作者朱坚。

此杯风格素雅,造型小巧而不失庄重,颇具古风,为朱石梅的代表性作品。宜兴(1747—1809年),字桂圃,镶红旗人,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恒新之子,永字辈。十一岁时授七品笔帖式,曾授太仆寺少卿、内府学士、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经筵讲官、盛京礼部侍郎、盛京户部侍郎、盛京刑部侍郎、盛京仓场侍郎、山东巡抚、江苏巡抚、领队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步军统领、翻译会试考官等职,著有《清文补汇》、《庸言知旨》等要籍。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即朱坚(生卒年不详),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制作锡壶而名闻于清代嘉庆、道光时期,首创砂里锡壶为时所赏。著有《壶史》一书。朱坚,字石梅、野鹤,浙江绍兴人,是清中后期的制茗壶高手。精于鉴赏,擅长巧思,所作“砂胎色壶”,将紫砂与锡、玉、木等材质相结合制壶,为紫砂工艺另辟蹊径,受到人们的喜爱。著有《壶史》一书,为嘉道以来的名士所赞。诗体名,即古体诗,亦称“古诗”,和近体诗相对。产生年代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

文章标签: 紫砂 朱坚 蓝釉 宜兴 江苏 壶史 石梅 绍兴 浙江 道光 侍郎

猜你喜欢

金嵌石米珠圆盒
金镶碧玺推胸
玛瑙镶金口带托盖葵瓣碗
祖母绿戒指
金带托酒杯
金托珊瑚豆手链
金镶松石把玛瑙羹匙
赤金光素单耳杯
金龙纹胭脂盒
金刻花八宝
金镶红蓝宝石戒指
黄金锭
金镂空葫芦式香熏
白金镶钻石戒指
银杯
金镶碧玺米珠戒指
金烧蓝牛角把小刀
银鎏金錾刻杯盘
0.0893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