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梁州刺史元演墓志,北魏,高65厘米,宽59厘米。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墓志刻石,志文18行391字,正书体。元演,字智兴,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文成帝拓跋濬之孙,太保冀州刺史齐郡谥顺王拓跋简的长子。《魏书·文成五王传》载有拓跋简另一子泾州刺史拓跋祐(字伯授)的简历,未载元演事迹,元演墓志内容可补史籍之阙。河南洛阳城北张羊村西北三里出土。录文:皇魏故卫尉少卿、谥镇远将军、梁州刺史元君墓志铭。君讳演,字智兴。司州河南洛阳穆族里人也。道武皇帝之胤,文成皇帝之孙,太保冀州刺史齐郡谥顺王之长子。稟性机明,依容端湛;规动冲祥,矩正方密;嚣言莫乱,耶行无干;渊霞虽远,藏之于寸心;幽晓理微,该之于掌握。是以早步华朝,夙登时政,初除太子洗马,流声东朝;转拜中垒将军、散骑侍郎,起誉西禁;寻授卫尉少卿,屡宣忠绩。用能扬盛德于九服之遥埋,声烈光于八荒之修塸,虽姬旦之翼周图,良何之赞汉篆,准古方今,蔑以踰也。而天不报善,逸翮中摧,春秋卅有五,延昌二年岁次癸巳二月丙辰朔六日辛酉薨于位,赠梁州刺史。其年三月乙卯朔七日辛酉葬于西陵高祖孝文皇帝之兆域。其辞曰:分波洪渊,承瑞海汭;构基天宗,绍皇七世;厥考伊王,厥祖维帝;威捴猛功,明鉴道艺;武无遗裁,文无不制;匪贤匪亲,非礼不惠;英殒独秀,与俗遥裔;庶延遐龄,永植兰桂;皓天不吊,生荣长逝;二耀惭光,白日昏星;浮云惨踪,翔鸟悲嘤;玉渎哀流,良岳酸形;临穴思仁,荡魂丧精;命也可赎,人百残倾;摧芳烬菊,没有余名。故镂石标美,万代流馨。呜呼哀哉!拓跋简,字叔亮。文成皇帝拓跋濬之子,鲜卑族。生母沮渠夫人。妻常氏,燕郡公常喜之女。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薨。谥曰灵王。世宗时,改谥曰顺。拓跋珪,北魏政权开国帝,鲜卑族。晋隆安二年(398年),徙山东六州民夷十余万人赴代地,六月定国号为魏,七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十二月即帝位,改元天兴。拓跋珪生性残忍好杀,左右人人自危,天赐六年(409年)冬十月戊辰,被其子拓跋绍弑于天安殿,时年39岁。其后拓跋珪长子拓跋嗣杀弟绍,即位,改元永兴,是为明元帝。二年(410年)九月甲寅,上谥宣武皇帝,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曰道武。拓跋濬,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鲜卑族。正平二年(452年)十月即帝位,改元兴安。和平六年(465年)薨,年仅26岁。《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个地支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个词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用以记日。

文章标签: 春秋 刺史 皇帝

猜你喜欢

晋杜谡碑两纸(附信札两页)
用草书写的“心”经
晋砖铭文七纸
晋唐小楷冊_破邪論序(拓本)
晋元兴三年砖
北朝窦泰墓志拓片
晋菅氏夫人碑两纸
晋元康四年砖
晋永嘉铭砖二纸
晋安丘长王君墓神道拓片
晋郭槐之柩
宋拓 梁 萧敷 敬妃墓志铭合册
晋铭文残砖
晋铭文残砖八纸
晋唐小楷十三种
司馬解伯達造弥勒象銘
鞠彦云墓志并盖
北朝刘懿墓志拓片
0.1896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