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宝鸭斋兰亭之智永草书本,智永草书兰亭,白纸挖镶裱,蝴蝶装。四开,墨纸半开纵23厘米,横9厘米。钤“容庚之印”等印。该本系清徐树钧辑《宝鸭斋兰丛八十六卷》之一。外封题“兰亭八十刻智永”。上署“兰亭诗叙沙门智永书”,下款“绍兴丙辰七月程迈模勒于南陵郡斋”。是较为少见的“草体兰亭”,其实书法与智永无关。徐树钧旧藏兰亭八十六卷,据容庚著录,为宋濂、黄掌纶、程瑶田等故物。继归武昌徐恕。民国二十年(1931年),其中四刻(定武五字不损本、定武玉枕本、褚临本、苏氏残石本)归于顺德黄节,八十二刻归于铜山张伯英。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九月,张氏以所藏求售,且言“愿得此者,念昔人采集之艰,加以护惜,勿贪拆售之利而致星散如理宗之百十七卷徒存目录已也”。嗣后,东莞容庚“惊为秘笈,乃尽得之”。故宫博物院1962年悉数购藏。智永(生卒年不详),名法极,会稽(浙江绍兴)人。南朝陈、隋年间僧人,因居永欣寺,人称“永禅师”。俗姓王,是王羲之第7世孙。其书能承祖法,精勤于技,造诣深厚,草、楷皆工。相传其于永欣寺阁上居30年,书真草《千字文》800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他习字用过的废笔积满了五大竹簏。因求书者甚众,所居门槛被踏穿,以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其书体法度谨严,笔力精到,对后世影响很大。唐虞世南得其传授。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列智永章草、草书入妙品,隶书(正书)入能品,云:“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

《宣和书谱》卷十七谓御府藏其书迹有草书《常侍帖》、《参军帖》、《故旧帖》、《至通法师帖》、《春雨帖》、《千文》,真书《月仪》、《献岁帖》等。传世书迹有《仿钟繇宣示表》等。简称“蝶装”。图书装帧中册叶制度的早期形式。书叶按照中缝反折,即将有字的纸面相对折起,再将各叶中缝的背口对齐,以浆糊粘连在作为封皮的厚包背纸上,裁齐成册。翻阅时,书叶有如蝴蝶两翼开展。其封皮有软面和硬面两种。也称“桑门”,佛教称谓。原为古代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之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后来专指佛教僧侣。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个地支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个词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用以记日。

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曾受业于元著名学者吴莱、柳贯、黄溍。学识渊博,为文简洁明澈,是明初著名文学家。主修《元史》,深得太祖宠信,洪武九年(1376年)67岁时官拜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长孙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谪茂州,中途死于夔州。生平著述甚富,有《宋学士文集》。此本《隐秀轩集》是崇祯年翻刻本,故称“重校定二刻新版”,它忠实地保存了原刻本的内容。天启二年(1622年)原刻本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张伯英(1871--1949年),江苏铜城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思科举人。曾于段祺瑞政府任秘书,后执教北平成达中学。书法独树一帜,碑帖尤精评审,亦富收藏。有《阅帖百卷》等。

文章标签: 智永 兰亭

猜你喜欢

易州铁像颂
肃府刻淳化阁帖最初拓陈子励藏本十册
九成宫醴泉铭
温彦博碑
明陈献章诗
明刻本怀素草书千字文(拓片三张)
明 来仪堂米帖六册
明拓 故宫藏隶书
福田寺三门记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修城本
禅国山碑
孔彪碑
清道光徐渭仁翻刻《英光堂帖》第三卷
明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崖山题字拓本
明跋淳化帖后拓片三件
旧拓 明海瑞行书四屏
唐王守琦墓志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