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缩本兰亭序,木面,中嵌象牙签书:“缩本兰亭”。经折装镶裱,墨纸三开,半开纵4.8厘米,横2.7厘米。此帖曾入清内府,《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帖中文字小如蝇头,镌刻精绝,形神俱佳。帖后有乾隆癸亥年大臣张照跋,云:“此本为明人李宓所造,盖缩定武为蝇头,无毫厘不肖,似技埒棘猴哉。”李宓,明万历时人,字羲民,福建龙溪人,善于雕刻《黄庭》、《兰亭》等小石件。唐宋时临摹、传刻《兰亭序》之风盛行,已有人缩小或扩大《兰亭》摹刻上石。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记载,南宋理宗内府就藏有柳公权书大字本和秦观小字本。此册前附页两开,分别钤:“宝笈三编”、“乾隆御览之宝”印,墨纸钤“乾隆御赏”、“内府珍秘”;后附页三开,钤:“乾隆御览之宝”、“乾清宫鉴藏宝”、“嘉庆御览”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清代内务府简称“内府”,管理皇家事务。清代中央修纂图籍的管理机构——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管辖,故武英殿刊刻的书籍或翰林编修们缮写刊刻的图书习惯上称为内府刻本或内府写本。
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如同宫外之御沟,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秘储的泛称。张照(1691—1745年),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书法家和戏曲作家。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预修《大清会典》。乾隆元年(1736年)以挟私误军罪等廷议当斩,被乾隆帝特赦。历任武英殿修书处行走、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等职。资学明敏,工诗善文,精音乐、绘画、书法。书法初学董其昌,中年出入颜、米,为“馆阁体”书法代表者。乾隆初年所谓的“御书”匾额和书画题跋多由他代笔。奉旨与允禄主持续修康熙朝音乐著作《律吕正义》,撰拟文庙乐章,编撰《劝善金科》、《升平宝筏》、《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等宫廷戏曲剧本。参加编撰宫廷书画著录《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书法汇刻有《天瓶斋帖》。乾隆十年(1745年)奔父丧途中在徐州病亡。谥“文敏”。陶宗仪(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人,字九成,浙江黄岩人。元末举进士不中。明洪武六年(1373年)守令举人才,又以病免。二十九年(1396年)率诸生赴礼部考试。建文初年尚在。读书务古学,尤刻志字学。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年进士。曾任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太子宾客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工书,尤以楷书精绝。师颜真卿、欧阳询而能参化其神理,自成一局,世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其用笔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语意双关,既论写字,又行笔谏。当时公卿士臣碑版若不得公权手笔,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另备资材,专求柳书。传世书迹颇多,楷书以《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最具特色。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等职。受苏轼赏拔,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富于文辞,是北宋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

文章标签: 乾隆 内府 书法 兰亭 形式 进士

猜你喜欢

初拓本唐崔敦礼碑
明拓三国孔羡碑
明治十七年 正书出师表 刻本
清道光徐渭仁翻刻《英光堂帖》第三卷
明杨继盛隶书墨迹朱拓片
元次山碑
明□□永乐宫重修墙垣记拓片三件
明刻本怀素草书千字文(拓片三张)
旧拓禹碑附段世宗书杨慎释文
明初拓东汉曹全碑
臧怀恪碑
明陈献章碧玉楼藏圭硃拓本
肃府刻淳化阁帖最初拓陈子励藏本十册
明拓兰亭序
明拓真赏斋帖
清陈洪绶行草书拓片两件
道因法师碑
福田寺三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