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元吉(生卒年不详,公元11世纪左右),字庆之,湖南长沙人。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天资颖异,灵机深敏,尤善画猿猴,并因此而闻名天下。古代绘画评论家把獐猿画看成是易元吉的专工独诣,认为是“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的绝技

初攻花鸟、草虫、果品,后专写獐猿。曾游荆、湖间(今湖南、湖北一带)搜奇访古,深入山区,入万守山百余里观察野生动物生活和林木岩石景物,每遇胜丽佳处,辄留其意,心传目击,写于毫端。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有《牡丹鹁鸽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等245件。

易元吉,字庆之,北宋画家。自幼灵机深敏,自幼临摹古人名画,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他以大自然为师,离家远游,寄居于山野人家,每天观赏自然风物,经多年悉心揣摩,易元吉技艺日进,所绘花鸟动植物都很有特色。易元吉所作的画,尤其以獐猿特别生动逼真,呼之欲出,他因此而名闻天下。易元吉一生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仅《宣和画谱》就著录了245件当时御府所藏的易元吉作品,其他文献资料所载还有100余件。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存世的已不多,仅《猴猫图》《聚猿图》等几件。从中人们还可以窥见这位艺术大师的超世画技。易元吉,中国北宋画家。字庆之。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仁宗、英宗时期。湖南长沙人。初工花鸟蜂蝶,后见到赵昌作品,认为难以超越,耻为第二,于是转工画猿猴。他常深入荆湖深山之中,观察、体会、揣摩猿猴獐鹿的生活习性,每遇胜丽佳处,辄留其意,心传目击,写于毫端。于长沙寓居后开凿池诏,间以乱石丛篁、梅菊葭苇并驯养水禽山兽,以观其动静游息之态,故所画动植物富有生趣。画上多自书“长沙助教易元吉画”,落款于树石间。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景灵宫建孝严殿,召元吉入宫画花、石、禽兽等屏风,皆惟妙惟肖。后复召画《百猿图》,惜画未成而感染时疾,竟至暴卒(一说遭画院中人妒其能而鸩死)。《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有《牡丹鹁鸽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等245件。传世作品有《猴猫图》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蛛网攫猿图》册页现藏故宫博物院;《聚猿图》卷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猜你喜欢

花卉翎毛图卷
群猿拾果图
猿鹭图
猿猴摘果
圆镜的十二种设计
南宋佚名“三元得禄”图扇页
景观与鸟类,浆果,玫瑰和兔子
在开花的洋李下的三只山羊
一只白色公鸡在树下
达摩六代祖师图
山水图册 10张
仿古山水册6张 山水图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童子礼佛图
扇面集4张花卉扇面
五色蜀葵图
山水立轴
九峰寒翠图
0.3204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