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缠枝莲纹圆盒,明永乐,高3.8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7.2厘米。清宫旧藏。                 盒蒸饼式。盖面雕缠枝连花5朵,壁雕秋葵纹。外底髹赭色漆,左侧近足处有针划“大明永乐年制”款。盖与盒似非原配。该盒的雕刻手法亦不雕叶脉纹理只勾勒轮廓,可见当时缠枝莲纹的雕刻突出的是装饰性,颇为图案化而不求写实。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所制雕漆的典型器形之一。此种形制的器物主要为圆形盒,盖面微微隆起,器壁下收,平底,有的底稍内凹。清初人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讲到明永乐年所制漆器型制时称:“……剔红盒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等式。……”高氏所记与现存永乐漆器印证正相符合。

文章标签: 中国 花纹 红漆 莲花 装饰 永乐 漆器 缠枝 牡丹 时期 雕刻 图案 枝叶

猜你喜欢

彩漆戗金花卉纹圆盘
剔红双螭纹荷叶式盘
剔红九龙纹圆盒
剔彩龙凤纹碗
剔红梅妻鹤子图圆盒
剔彩双龙纹小箱
剔红花卉纹盏托
剔红荔枝长方盒
剔红缠枝莲纹圆盘
剔红双层茶花纹圆盘
彩漆戗金银锭式盒
剔红石榴花圆盘
剔红茶花圆盘
剔红孔雀牡丹纹几
剔红梅花喜鹊图方盘
剔彩林檎双鹂图捧盒
剔红庭院高士图圆盒
剔红献花图菱花式盘
0.1222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