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艺术云库
首页
馆藏
大家
识物
地图
登录
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青铜
首页
青铜
铜嵌银丝蝉纹兽吞耳圈足炉,明,高8.1厘米,口径11.3厘米。清宫旧藏。铜炉为簋形器。口外侈,收颈,鼓腹,左右饰兽吞式双耳,圈足。器表饰嵌银丝蝉纹,颈、足饰回纹,颈下饰蝉纹。此炉器形古拙周正,制作精良,纹饰粗中有细。包浆厚重自然,几乎掩盖了嵌银丝装饰。铸嵌工艺精湛,在岁月的侵蚀下仍然不失神采,令人称道。宣德炉最初是拟古器式样铸成,并非出于臆造,所以青铜簋也属原形之一,蝉纹、回纹本为商周青铜器上的重要纹饰。1977年10月,耿宝昌、王文昶先生鉴定此炉为明代器。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0025』。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器皿装饰的一种样式,常见于铜器、金银器、玉器中。多出现在器物的耳、柄部位。其造型特点主要为兽头与长柄组合,兽口大张,长柱自兽口中吐出,曲而呈弧状,兽颈及柱的下端接于器身。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鉴在古籍中又作“滥”。以“金”为形旁时是示所名之器为铜质,以“水”为形旁则示此类器为盛水器。青铜鉴多作为礼器或陈设之器,未必皆是日用盛水器。鉴可分为圆、方二类,最为习见的器形是圆鉴。特大型的鉴可用作浴盆。此外,鉴还可在祭祀时存祭品,或盛冰以冰镇食物。
文章标签:
青铜
家具
回纹
银丝
铜嵌银丝蝉纹兽吞耳圈足炉
作者:
年代:
明
种类:
青铜器
规格:
材质:
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
标签:
银丝
百科:
蝉纹
兽吞
收藏
灵感
相似
猜你喜欢
香炉
伏波将军章
仙童瑞兽镜
孙伦;臣伦
覆盖三脚架船
微型船_Miniature Vessel 34139
记
「源兴铺制」、「宝」字铭文花石镜
蜥蜴镜
纪赤目;臣赤目
覆盖的酒壶
消防钢包
仿汉「见日之光」铭文镜
治世私印
一日寂
晚明宣德款铜炉
世慰;臣慰
淳于定;淳于长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