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投壶,清乾隆,通高44.5厘米,口径6.7厘米。清宫旧藏。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通体凸雕花纹,头部主体为夔龙纹,两边饰回纹,双耳各有3道回纹,内有夔龙纹和莲叶纹。颈部两端为蕉叶纹,中间方形四面以篆书刻乾隆帝御制诗文,有“乾隆戊辰御制并题”落款(乾隆戊辰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壶肩部有连珠纹、如意云纹和缠枝莲纹,寓意吉祥如意、富贵高洁。壶腹纹饰以夔龙纹为主体,间以回纹边饰,底部为蕉叶纹底托。此投壶花纹古朴,造型凝重,儒雅稳重,文字装饰与花纹图案相得益彰,为清代投壶中的精品。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

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僧帽壶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等。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矛带有锋刃的两翼称“叶”。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文章标签: 图案 装饰 花纹 回纹 家具 纹饰 夔龙 中国 夔纹 玉器 莲花 青铜器 形式 乾隆帝 传说 瓷器

猜你喜欢

铜冲耳乳足炉5
月样团圆铭文镜
花瓶
花瓶
宣德款栗褐色铜炉
「清闲」人物镜
「方正」铭文薛赞王造镜
四灵八卦镜
地平经纬赤道日晷仪2
蒙古族铜象棋
花瓶
香炉
铜镀金四方委角粉盒
铜桥耳乳足炉
镜子
薛晋侯百子大镜
铜镀金月象演示仪2
葡萄酒船(尊)_Wine Vessel (Zun) 2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