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近代,吴隐篆刻,印面边长3.4厘米,通高6.2厘米。

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避盛名求实事”6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己亥二月仿曼生司马意,吴隐石潜甫作于海上。”

“盛名”即“大名”,名实不副者为徒有虚名,《吕氏春秋·审应》:“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故作者刻此印以自警。此印印文章法妥贴,凝重而和谐,无臃肿之失,有浑璞之感。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吴隐(1867-1922年),字遯盦,号石潜,又号潜泉,浙江绍兴人。工书画,擅篆刻,尤以精治印泥著名,更创制仿宋聚珍排印书籍。1904年与丁仁、王福庵等创“西泠印社”于杭州孤山。有《遯盦金石丛书》等。《越中历代画人录》、《广印人传》等有载。印身侧面无雕琢,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将军属官,《续汉书·百官志》叙:其秩千石。《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国宰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图书,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以鲁国事为主,兼涉列国。《春秋》所述的历史时间跨度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其文字简单,长不过40多字,短的只有一个字,故后来许多人为之作注,汉代以前主要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宋代胡安国的《春秋传》在明清两代影响也很大,成为明及清乾隆以前士子必读之书。

文章标签: 春秋 山石 吕氏春秋 雕刻 文字

猜你喜欢

寿山石印
「慵叟」石印
马士达印5
南京印社廿周年纪念
篆刻「超人心赏」朱文石印
篆刻「李超人」白文石印
大吉
「用梅」款「癯庵」石印
尊古斋旧藏石印、锌版印、牙印、木印共八七七方
马士达2
黄士陵“黟山汪氏”石章
半个印人
刻印
士达之印2
反对台独
花楼叠石
马士达印2
老马给力
0.1177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