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缎金线绣花麒麟图挂屏,清康熙,纵68厘米,横37厘米。图屏为蓝色缎质地,以圆金线平金法绣麒麟一只,并以彩色丝线以平针、套针、接针、缠针、打籽针等针法绣梅花、菊花、太阳、海水杂宝纹,绣法多采用绘画中二色晕的手法,丝线色彩过渡和润,是刺绣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麒麟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有祈福的寓意。此幅麒麟图在纹样的设计上更接近民间的装饰风格,虽然大面积的用金,但是与皇家刺绣的精致相比稍显逊色。整幅画面色彩鲜艳,热烈欢快,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独角、鹿身、牛尾、通身披鱼鳞,是吉祥的象征。

又称捻金线,是将金箔切成细丝后,以丝线为芯捻制而成,线身为圆形,故称圆金线。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针是将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拉线轻重一致,达到绣面针脚匀、齐、平、密的艺术效果。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中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接针用于条纹绣,后针衔接前一针末尾,连结成条形。适用于绣文字、孔雀羽毛、鸳鸯及鸭子的头部羽毛等,可作为缠针补充针法。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中国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绣时将线在针尖上绕一粒状小圈,绣一针见一粒,粒粒组成绣面,故称。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文章标签: 针法 丝线 中国 传统 线条

猜你喜欢

行服带
刺绣荷包
染骨镶石领约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粉色风景纹暗花绫绵袍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金累丝花囊
大红水波纹羽纱单雨衣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天马皮男朝袍
浅杏黄缎绣五谷丰登绵袜
石青缎织金团龙寿字棉褂
绿地凤穿牡丹纹库金缎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大红绸画花驾衣
薰貂皮皇帝冬吉服冠
皇太极皂靴
0.4611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