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色云龙直径纱平金团龙单袍,清康熙,身长150厘米,两袖通长192厘米,袖口宽15厘米,下摆宽146厘米,前后开裾长39厘米,左右开裾长29厘米,前后团直径34厘米,两肩及下摆团直径33厘米。清宫旧藏。

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在香色纱地上以一至四根二色金线平金绣制八团云龙纹样,八团纹样背后面缀香色直径纱。领、袖镶石青色纱二色平金云龙纹边,外沿石青素缎及丝织人字绦,袖内衬月白色暗云龙实地纱。领、襟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四。

此袍为清代皇帝吉服,构图简练自然,线条细劲流畅。

领口系黄纸签,其上墨书:“圣祖”、“香色直径纱绣二色金团龙单金龙袍一件”。亦称“直纱”,是一种纬线粗于经线,两经纠绞交织的织物,属纱罗组织,外观呈方孔状。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清代的一种暗花纱织物。无纹饰的地部为平纹交织,密度较大,显花的部位为左右两根经线相纠绞交织,密度较小,形成纱孔,虽为单色,也能显露出纹饰,故称实地纱。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猜你喜欢

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
金累丝花囊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
明黄色纱缀绣八团龙袍
浅绿绸绣凤头绵袜
绿地凤穿牡丹纹库金缎
黄色云龙妆花缎夹裤
栽绒金地蓝色团蝠纹毯
黄地勾莲地毯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驼色缎平金百鸟纹绵袜
黄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栽绒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皇太极皂靴
0.1847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