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清,通高30厘米,口径23厘米。

冠圆式,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一只,翟背饰猫睛石一块,尾饰珍珠数颗。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中贯两面金累丝“心”形结,珠穗饰有金累丝与珊瑚制成的坠角。

清代皇太后和皇后冬季所戴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冬朝冠基本一致,但装饰所用的珠宝更多。夏朝冠的形制和装饰与冬朝冠亦基本相同,只是把金累丝凤变成金镶桦皮凤。即帽顶上呈伞状的红色缨穗。朱,即红色,朱纬就是红缨子。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堆灰”的手续。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清朝的冠服制度中特别讲究用东珠。东珠是珍珠的一种,古人依产地的不同把珍珠划分为南北两大系,而清朝则把产生于东北地区的北珠称为“东珠”。东珠是湖珠,色白而透明度较差,但因它产量极少,所以成为贵重之物。清朝的冠服制度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佩戴东珠朝珠,帽顶等所嵌东珠的数量也按亲王,郡王,贝勒等级有严格的限制。

清代后妃朝冠后部的垂珠形式之一,即垂珍珠5串,称五行;以青金石等玉石作为分节点,将珍珠分为上下两段,称二就,合称五行二就。这是清代后妃朝冠形制中最高等级的标志之一,仅皇后或皇太后可享用,皇后以下的皇贵妃或皇子福晋的朝冠则只能享用三行二就。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文章标签: 珊瑚 珍珠 东珠 形制

猜你喜欢

黄缎织金行龙彩云袷褂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
蓝色缎绣团凤绵袜
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
栽绒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
红色纳纱彩绣龙凤辑米珠高靿绵袜
黄色云龙妆花缎夹裤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黄云缎勾藤米珠靴
黄地勾莲地毯
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
绿地缎海棠菊狗衣
香色绸绣花手帕
吉服带1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金镶珠宝帽顶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
0.1311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