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大蕃莲织金缎,清早期,江宁织造,纵747厘米,宽79厘米。清宫旧藏。

织物由两组经线和两组纬线组成。两组经线均为月白色,地经与纹经排列比为1∶1,地经捻向Z,捻度中等;纹经捻向Z,捻度弱。纬线以月白色纬线作地纬,片金作纹纬,地纬与纹纬排列比为1∶1,无捻。地组织由月白色经、纬线交织成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纹组织由片金与月白色纹经交织成4∶1左向纬斜纹。

织物花型硕大肥亮,具有西域特征,大块面的片金显花,光彩夺目。由于在花头的周边装饰有翻卷的藤蔓,因而整个画面并不显呆板。通幅三则,由经向旋转对称的两组蕃莲组成花纹循环,花回25.5×53厘米。淡黄金与月白的配色,华丽中透着淡雅。这种以金线为主体表现的织锦工艺渊源于元代的“纳石失”。

此织金缎为清早期江宁织造局织造。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具有西域风格的莲花图案。

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即江南织造,是清代宫廷设在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处专为“上用”、“官用”制作绸缎等皇家服饰用品的织造机构之一,也是首官的职称,直属内务府。我国自周代始历代都有专为皇宫营造服饰用品的机构。在江宁营建皇家织造始于元代,明、清两代亦在此建立皇家织造。江宁织造是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占领江南后,在明朝织造旧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道光时,为避讳道光之名旻宁,改为江南织造。初隶属户部,后归内务府。其官员全由皇帝亲自委派,多为亲信要员。开始为一年一更换,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三年一轮换。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提花织物无花部分称为地子,织作地子的经线即为地经。

用于织作提花织物花纹的经线称为纹经。

提花织物无花部分称为地子。织作地子的纬线即为地纬。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用于织作提花织物花纹的纬线称为纹纬。四方连续图案最小单位的完整纹样。

蒙古语音译,元代对织金锦的特有称呼。

文章标签: 内务府 江宁 织物 江南

猜你喜欢

油绿色素缎袷行服褂
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金累丝花囊
点翠勾莲寿纹头面
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
皇帝行服冠
石青缎织金团龙寿字棉褂
黄缎织金行龙彩云袷褂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
红色纳纱彩绣龙凤辑米珠高靿绵袜
砗磲顶皮吉服冠
吉服带1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
粉色风景纹暗花绫绵袍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
0.183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