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清康熙,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左右裾长73厘米。清宫旧藏。女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衬里为月白色缠枝莲暗花直径纱。褂面是在石青色实地纱上以“妆花”技法用圆金线和片金线织金龙九,两肩、前胸后背织正龙五,下裳织行龙四,通身满布云纹,下幅山石海水寓意“寿山福海”。色彩以绿、蓝、红的晕色为主色调,浓艳而庄重,妆花工艺精美。清代规定男女褂均为石青色,清早期的服饰制度尚未完善,从这件褂的形式看,虽然与典制记载有出入,但应属于吉服褂。妆花是云锦中的一种,属于提花丝织品,有妆花缎、妆花绢、妆花罗、妆花纱等。其特点是织造工艺复杂,色彩多而变化丰富。织造方法系用各种颜色的绒管对花纹的各个局部做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因而织物的背面有彩色拋绒(或称回梭绒)。因其彩纬多,故织料较厚重。丝织物名称。即在纱地上织彩色花纹,是纬线起花织物的一种,多用于各种夏季服饰。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亦称“直纱”,是一种纬线粗于经线,两经纠绞交织的织物,属纱罗组织,外观呈方孔状。

清代的一种暗花纱织物。无纹饰的地部为平纹交织,密度较大,显花的部位为左右两根经线相纠绞交织,密度较小,形成纱孔,虽为单色,也能显露出纹饰,故称实地纱。

又称捻金线,是将金箔切成细丝后,以丝线为芯捻制而成,线身为圆形,故称圆金线。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石海(1696-1775年以后),字星源,清代满洲镶白旗人。擅山水、花卉,笔致清秀,长于临摹。年七十余犹能作工细笔墨。典章制度。

文章标签: 中国 织物 金线 花纹 形式 工艺 图案 莲花

猜你喜欢

皇太极皂靴
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平金云龙袷褂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酱色呢彩绣凤穿花纹炕毯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蓝色缎金线绣麒麟图挂屏
浅杏黄缎绣五谷丰登绵袜
蓝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
金镶珠宝帽顶
香黄缎暗云龙织金团龙龙袍(拆片)
黄地勾莲地毯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
砗磲顶皮吉服冠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
黄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0.2168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