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镀金月球顶人打钟,英国,18世纪,高102厘米,宽49厘米,厚39厘米。钟底座四周饰镂空花纹及料石,内为乐箱,里面有机械装置。乐箱上站立一敲钟人,其身前两侧各有九个钟碗,每个钟碗的音阶高低不同。敲钟人身后由四根卷曲柱托着三针时钟,钟盘上的两个小盘分别是分盘、秒盘。表盘周围镶红、黄料石,镶满料石的钟摆垂于钟盘下方。葵花形花朵在钟顶端,花中心的圆球代表月球,半边嵌白色料石,另一半嵌蓝色料石。上面有15条嵌料石经线,时钟每走24小时,则转一根线。此钟可演月的盈亏过程。逢阴历朔日(初一)起,月球从左向右转,嵌蓝色料石的半边渐渐向背面转去,到望日(十五日)蓝色面完全转到背面,这时从正面看到的月球呈白色,恰似一轮圆月;反之,到晦日(三十日)月球呈蓝色。此钟还可换乐。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乐箱多置于钟下层的后半部,前半部有时是景观。乐箱内有以发条为动力的铜质棘滚,上面有按乐曲音律而排列的小钉。机器开动后,棘滚随之转动,小钉发出悦耳的音乐声。另有乐箱内棘滚直接拨动铜篦子,发出钢琴、风琴声,根据篦子的长短宽窄产生不同的音节。这种装置多用于八音盒上,时代较晚。是由青铜等材料铸造而成。由于钟碗的直径和壁的薄厚不同,所以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在钟内打刻、打点、打乐的机构里,多数都采用钟碗来发声。

在古钟表中一般打刻报时装置由一至三个钟碗组成,打乐装置由几个至十几个钟碗组成。在打刻、打点的运行中钟碗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人为的过力撞击钟碗或钟碗掉在地上,都会造成损坏,金属钟碗与瓷器有相似的特性。

清嘉庆前开设在苏州的“张荣记”钟碗作坊已能制作六十多种大小不同音质的钟碗,且钟碗音程分明,音色优美。古代天文学中将太阳落山与月亮东升处于同一直线的那天称为望日,它一般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日,故古代常把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

猜你喜欢

铜镀金羊驮玛瑙乐箱表
铜镀金反射望远镜
银嵌珐琅怀表
铜镀金珐琅爱婴图表
铜镀金少年牵羊钟2
铜镀金转水法三面人物打乐钟
铜镀金嵌料石花瑞鸟钟
铜镀金写字人钟
铜镀金浑天合七政仪1
铜镀金黑皮套珐琅画表
铜镀金人指时刻分钟
铜镀金雄鸡动物楼阁式钟
铜镀金孔雀开屏人打钟2
红棕漆铜镀金六节望远镜
铜镀金仕女戏鸽珐琅画怀表
铜镀金嵌料石把镜表
橙漆皮铜镀金望远镜
铜镀金四羊驮表
0.2660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