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蜀葵形杯,高39.7厘米,口径14.6-11.8厘米。杯随形镂雕,作折枝蜀葵式。主枝至腰处分裂为二,于杯口处合抱,又有小枝盘绕其间,穿插转侧,变化多端。花瓣形之杯口随犀角纹路作螺旋式。杯内底挖刻花蕊。为角形所限,枝叶、花苞的弯曲均略作夸张,但总体而言,较为写实。折枝之刀口表现得一丝不苟,镂雕、浮雕、浅刻等技法运用得游刃有余。染色于枝干处稍深,至花叶处趋淡,使角杯于古雅中见妍媚,是犀角雕刻中的精品。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份,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又名“一丈红”。锦葵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夏季开花,花腋生,自下向上顺次开放,至末梢成穗状。花冠呈红、紫、黄、白等色。花可供观赏,从中提取的紫色素可作食物着色剂。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文章标签: 技法 犀角 折枝 雕刻 浮雕

猜你喜欢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
从春游出发回来的奖章
犀角雕玉兰杯
嘉靖款象牙尺
行书一页
寿星,不朽的恒星之神
象牙雕仙人松蓬船
犀角雕云龙纹杯
密封Seal
杯子
舟越間道
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
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
象牙罐与百男孩设计Ivory Jar with Hundred Boys Design
明“三松”款透雕赤壁夜游图竹笔筒
象牙刻山水笔筒
用旋钮形状的轮子密封
象牙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0.121514s